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病原

2022-06-27 11:58:21 百科资料

病原,指病因。引起疾病的根源。

  • 中文名 病原
  • 拼音 bìng yuán
  • 注音 ㄅㄧㄥˋ ㄧㄨㄢˊ
  • 基本解释  病因 病源体

词目

  病源

拼音

  bìng yuán

注音

  ㄅㄧㄥˋ ㄧㄨㄢˊ

基本解释

  1.[mischief;etiology] 比喻发生缺点、毛病的原因。

  查明病源。

  公式化概念化的病源在于脱离生活、脱离斗争。

  2. 病因。

  3. 病源体。

词汇出处与详解

  病因。引起疾病的根源。

  元 杨梓 《敬德不服老》第四折:"谁知道军师探病原,施机变将吾赚。"

  严复 《原强续篇》:"盖察病而知致病之原,则其病将愈,唯病原真而后药物得,药物得而后其病乃有瘳,此不易之理也。"

  许杰 《改嫁》:"她想起'胎里毒'的病原来。"

基本概念

  病原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源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源虫和嚅虫。病源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期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并不引起疾病,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大肠杆菌等)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这些菌群的存在还可抑制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细菌的繁殖,因而这些微生物被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但当机体免疫力降低,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时,正常菌群也可引起疾病,故又称它们为条件致病微生物(条件致病病原体)。机体遭病原体侵袭后是否发病,一方面固然与其自身免疫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病原体致病性的强弱和侵入数量的多寡。一般地,数量愈大,发病的可能性愈大。尤其是致病性较弱的病原体,需较大的数量才有可能致病。少数微生物致病性相当强,轻量感染即可致病,如鼠疫、天花、狂犬病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