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疳疾

2022-06-30 21:30:50 百科资料

疳疾,指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以致干枯羸瘦的疾患。由多种慢性疾患引起,临床以面黄肌瘦、头皮光急,毛发稀疏枯焦、腮缩鼻干,唇白,睑烂,脊耸体黄,咬甲斗牙,焦渴,嗜异、腹部膨隆、精神萎靡为特征。

  • 常见发病部位 脾脏
  • 别称 疳积
  • 常见病因 小儿恣食肥甘,损伤脾胃,积滞中焦
  • 常见症状 面黄肌瘦、头皮光急,毛发稀疏枯焦、腮缩鼻干,唇白,睑烂等
  •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儿科

病因病机

  古人认为疳由肥甘所致;多因小儿恣食肥甘,损伤脾胃,积滞中焦,日久形成疳疾,或说"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枯而患";亦有人认为系"虫动则侵袭蚀成疳"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胃嫩弱,常为不足,易为乳食、湿热等病邪所伤,脾胃伤,津液耗则气血虚衰,诸脏失养,故疳诸证随之发生。其病机主要是,因乳食不节,积滞伤脾,或感染诸虫,久而生热,热灼津伤,因而热、积、虫三者交蒸。

临床表现

  面黄肌瘦、头大颈细、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部膨大,青筋暴露,或腹凹如舟,饮食异常。疳疾由于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故其分证甚多,其名亦杂。临床多以五脏分证,其中尤以脾疳为常见。肝疳,则颊左生疮,眼目赤烂,肢体似癣,两耳前后、项侧、缺盆、两股结核,或咬指甲,摇头侧目,白膜遮睛,羞明畏日,肚大青筋等。心疳,则口舌蚀烂,身体壮热,面黄颊赤,或作肿痛,腹满膈闷,或掌热咽干,渴喜饮,盗汗,咬齿虚惊。脾疳,则体黄而瘦,皮肤干涩,头不生发,或生疮痂,或人中口吻赤烂,吐逆乳食,嗜土,腹大脐突,泻下酸水,小便浊白,或合目昏睡等。肺疳,则鼻外生疮,咽喉不利,颈肿齿痛,喘咳气促,寒热少气,皮肤皱揭,鼻痒出涕,衄血目黄,小便混浊而频数。肾疳,则脑热吐痰,手足逆冷,肢体削瘦,夜则微寒发热,滑泄腹痛,口臭作渴,齿龈溃烂,尻耳生疮等。

辨证施治

  1.心疳

  又名惊疳,多由心经郁热而致。证见面黄颊赤、壮热、烦躁、小便赤涩、口舌生疮、烦渴,盗汗或虚惊。治则清心泻热。方用泻心导赤汤加减,或用宁心丸。

  2.肝疳

  又名风疳,多因肝经受热所致。症见眼涩痒、摇头揉目、面色青黄、多汗、下痢频多、肌肉消瘦、目胞赤肿、翳生泪多、白膜遮睛、泻多青色,治当清肝泻热,方用柴胡清肝饮,或用肝疳丸。

  3.脾疳

  又名疳积,多由喂养不当引起脾胃虚损,营养不良。初期面黄肌瘦、能食易饥、大便时干时稀、睡眠不安、多汗、爱俯卧。患儿黄瘦腹大,或吃土吃米吃茶,治宜消疳健脾,可用肥儿丸、参苓白术散或调脾汤。

  4.肺疳

  又称气疳,多因郁热伤肺而致。症见咳嗽气逆、咽喉不利、多涕,或鼻下生疮、壮热憎寒、潮热喘嗽,鼻烂流涕,治宜清肺泻热,方用泻白散加味,或用清肺汤。

  5.疳肿

  乃由疳久脾衰,不能制水,故头面四肢发肿,胀甚者褐子丸,大喘者不治。

  6.丁奚疳

  证见腹大项细,哺露,翻食吐蛔,面色苍白,低烧潮热,四肢细小,项长骨露,尻臀无肉,腹胀脐突,以及食多吐逆,泄泻无度等。系脾疳重症。治宜补脾养胃,方用芦荟丸。

  7.肾疳

  又名急疳,多由伏热内阻,或由肾气不足所致。出现形体赢瘦,齿龈出血或溃烂、寒热时作、多汗、四肢无力等。治宜滋肾补脾,方用六味地黄丸主之。

  8.脑疳

  指疳疾患者头部生疮,或毛发焦枯等局部病症。多因气血不足,或由于感染所致。应以治疳为主,并兼治其标。

  9.眼疳

  是由疳热上攻于眼所形成,初起时,常先目部痒涩变赤红烂,继则眼泡肿痛,白睛生翳,渐渐遮满全眼,不时流泪,羞明畏光。治宜疏解肝火,用清泻肝经火热的肝汤主之。

  10.鼻疳

  主要是由于疳疾毒热攻肝所致。因鼻是肝的苗窍,所以发病时,大多鼻塞、赤痒疼痛、浸淫溃烂,下连唇际,咳嗽,呼吸短促,毛发焦枯。治当清肺泻热,方选清金散加减。

  11.牙疳

  主要是由于毒热攻胃所致。因牙龈属胃络,一旦毒火上发,所以牙龈变烂肿痛,甚则颜色紫黑,口臭出血,牙齿动摇脱落,严重的甚至穿腮蚀唇,病势危急。治宜泻其毒火。但此证必须胃强能食,才能胜任峻药,否则预后不佳。

  12.蛔疳

  因生蛔虫日久而成的疳疾。患儿多形体赢瘦、精神不安,腹中作痛、皱眉多啼、呕吐清水、夜间磨牙、容易饥饿、嗜食异物。治宜先用使君子散,去虫当治本。

  疳泻、疳热、疳痢、疳肿胀、疳渴等均系疳患儿合并症,临证时当细审明辨,分别其表里虚实、标本缓急,随证施治。

预后

  小儿疳疾的预后,随其原发疾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均可治愈。由于疳多因大病后或吐泻以药下之,致脾胃虚损亡津液而成,故其病愈否,视脾胃与津液的恢复程度而定。脾胃、津液恢复快,病愈也快;脾胃、津液恢复差,病愈也差。另外,有一种所谓"走马疳"者,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之后,疳热上冲,速如走马,轻则牙龈溃烂,唇吻肿痛可治,重则牙齿蚀落,腮颊透烂难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