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疲于奔命

2022-07-11 22:40:37 百科资料

疲于奔命(拼音:pí yú bēn mì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

"疲于奔命"的原义是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 中文名称 疲于奔命
  • 拼音 pí yú bēn mìng
  • 近义词 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 反义词 优游自在、悠闲自得
  • 注音字母 ㄆㄧˊ ㄩˊ ㄅㄣˋ ㄇㄧㄥˋ

基本资料

  【名称】:疲于奔命

疲于奔命

  【读音】:pī yú bēn mìng

  【释义】:疲:疲乏、劳累;奔命:奉命奔走。指因奉命奔走而弄得筋疲力尽。形容忙于奔走应付而搞得非常疲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出处】:战国·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示例】:1、西晋·陈寿《三国志·郭淮传》:"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於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克也。"

  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辕门射戟 曹孟德败师淯水》:“且彼或来借粮,或来借兵:公若应之,是疲于奔命,而又结怨于人;若其不允,是弃亲而启兵端也。”

  4、毛泽东《论持久战》:"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

相关成语

  【英文】:to be kept constantly on the run;不停地奔跑

  to be weighed down with work;被工作压垮

  on the hump;在驼峰

  【近义词】: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席不暇暖、筋疲力尽、四处奔走

  【反义词】:优游自在、悠闲自得、以逸待劳、守株待兔、优哉游哉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两处地方封赏给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楚王没有答应子重的要求。另一个大臣子反想娶美丽的夏姬,巫臣却说夏姬命相不好,不能娶她,可是后来巫臣却娶了夏姬,与她一起逃到了晋国。这样,子重、子反都非常仇恨巫臣。

  子重和子反为了报仇,合伙杀了巫臣的家族,瓜分了他们的财产和妻妾。巫臣得知这个消息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给子重、子反两人。信中写道:"你们这两个坏蛋,实在太可恶了!我一定要叫你们受命奔走,疲竭而死!(原文是:'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为了实现诺言,巫臣带了一些战车和军士来到落后的吴国,帮助吴军训练驾车射箭。在巫臣的训练下,吴国的军队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军不断出兵,逐个攻击楚国东边的属国,把它们并入吴国版图。这样,告急的文书经常传到楚国都城。楚王每次接到告急文书,总是派子重、子反率军前往救援。他俩刚结束一场战事归来,还未得到休息,又奉命出兵平定另一处战事。一年之中,两人率领大军往返奔波,竟达七次之多,被弄得筋疲力尽。巫臣达到了复仇的目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