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邻窃斧
2022-07-06 14:18:14 百科资料

疑邻窃斧,是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吕氏春秋·去尤》记载了一篇类似寓言《疑邻窃斧》。
- 中文名称 疑邻窃斧
- 寓意 情感的变化对理性的判断重要作用(注意客观事物)
- 语种 中文
- 发生时间 战国末年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谷堆里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心态。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被偏见所蒙蔽。
要点导引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考虑问题,判断是非,应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的事实。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