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番荔枝科

2022-06-30 08:27:47 百科资料

番荔枝科(Annonaceae),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一科。是木兰目(Magnoliales)最大的一个科。约 120余属,2100种,广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以东半球为多,我国有24属,103种,6变种,分布于西南部至台湾,大部产华南,少数分布于华东。

番荔枝科具有比较原始的性状,被达尔文称为"活化石"。在白垩纪与第三纪已有化石发现。该科与木兰科亲缘最近。

该科包括2个亚科,5个族:番荔枝亚科,心皮螺旋状排列,离生。分4族:①紫玉盘族;②番荔枝族;③野独活族;④四瓣木族。单兜亚科,心皮环状排列,合生,侧膜胎座。1族:单兜族。

  • 中文学名 番荔枝
  • 界 植物界
  • 目 木兰目
  • 科 番荔枝科
  •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部至台湾,大部产华南,少数分布于华东。

简介

  番荔枝科具有比较原始的性状,被达尔文称为"活化石"。在白垩纪与第三纪已有化石发现。该科与木兰科亲缘最近。

番荔枝科

  该科包括2个亚科,5个族:番荔枝亚科,心皮螺旋状排列,离生。分4族:①紫玉盘族;②番荔枝族;③野独活族;④四瓣木族。单兜亚科,心皮环状排列,合生,侧膜胎座。1族:单兜族。

形态特征

  乔木,灌木或攀援灌木;木质部通常有香气。叶为单叶互生,全缘;羽状脉;有叶柄;无托叶。花通常两性,少数单性,辐射对称,绿色、黄色、黄白色或红色,单生,或几朵至多朵组成团伞花序、圆锥花序、聚伞花序或簇生,顶生、与叶对生、腋生或腋外生,或生于老枝上;通常有苞片或小苞片;下位花;萼片3,少数2(外国种),离生或基部合生,裂片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宿存或凋落;花瓣6片,2轮,每轮3片,少数3或4(外国种)片组成1轮,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少数为外轮镊合状排列,而内轮为覆瓦状排列;雄蕊多数,长圆形、卵圆形或楔形,螺旋状着生,药隔凸出成长圆形、三角形、线状披针形、偏斜或阔三角形,顶端截形、尖或圆形,花药2室,纵裂,药室毗连,外向,横隔膜有时明显,花丝短;心皮1至多个,离生,少数合生,花柱短,柱头头状至长圆形,顶端全缘或2裂,每心皮有胚珠1至多颗,1-2排,基生或侧膜胎座上着生;花托通常凸起呈圆柱状或圆锥状,少数为平坦的或凹陷。成熟心皮离生,少数合生成一肉质的聚合浆果,果通常不开裂,少数呈蓇葖状开裂,有果柄,少数无果柄;种子通常有假种皮,有丰富而嚼烂状的胚乳和微小的胚。

番荔枝科番木瓜

  乔木或 灌木,有时攀援状。单叶互生,全缘,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通常单生,生于叶腋或腋外生,与叶对生或茎生花,下位花,辐射对称,花被由3轮组成,每轮3片,外轮形成花萼,萼片离生或在下部合生,镊合状排列,内面2轮形成花瓣,花瓣通常 9,稀3或4片,镊合状排列,在花被上方,有大而隆起或稀凹陷的花托,花托上螺旋地排列着多数雄蕊,中央着生多数心皮;雄蕊较特殊,有一短而粗的花丝,花丝上方有一对外向的花药,花药上方是药隔,药隔在不同属中各异,倒生胚珠通常多数,在心皮腹缝上排成2列。果实肉质,形成分离的浆果,或与花托合生 成一肉质球状浆果;种子通常具假种皮。

番荔枝科

本科用途

  本科是热带植物区系的主要科,喜生于气温较高而潮湿的林中。大部分为高大木本植物,在热带雨林中,常居于高林层或次林层中,木材坚硬,树干挺直,适于建筑、家具等用材,如暗罗属 (Polyalthia Bl.)、藤春属(Alphonsea Hook. f. et Thoms. ) 和银钩花属 [Mitrephora (Bl. ) Hook. f. et Thoms. ]等植物。茎皮纤维坚韧细长,民间常用作编织绳索或作引火绳,如瓜馥木属 (Fissistigma Griff. ) 、皂帽花属 [Dasymaschalon (Hook. f. et Thoms. ) Dalle Torre et、Harms]、假鹰爪属(Desmos Lour. ) 、野独活属(Miliusa Lesch. ex A. DC. ) 和暗罗属等植物。芳香植物有依兰 [Cananga odorata (Lamk.) Hook. f. et Tho-ms. ]、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 (L. f. ) Bhandari] 和爪馥木 [Fissistigma oldhamii (Hemsl.) Merr.]等植物的花可提取香精或芳香油,如"依兰依兰"油,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化工原料,瓜馥木花油和鹰爪花香精油等。药用植物有瓜馥木、鹰爪花和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 Lour. )等,主治风湿骨痛、跌打等。水果植物主要是番荔枝属(Annona Linn.)植物。

  有的果实可食,有的可材用,有些为观赏植物。本科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主要分布于热带,少数种可分布至温带。叶和木材通常芳香。单叶,全缘,沿著茎枝成两列互生。花辐射对称,常为两性;多数种3枚萼片在基部连合;有6枚褐色或黄色的花瓣;雄蕊多数,螺旋排列;雌蕊亦多数,各为1室,胚珠多数。果实为浆果。某些种的花直接生在粗枝或茎干上。许多种的树皮、叶和根是重要的民间草药,某些种的果实可食,或是重要的香料资源。该科的暗罗属、野独活属等,材质坚韧,南美产的矛木,以坚韧而富于弹性的木材著名,用于弓柄、弹子杆等特殊用途。

  本科美丽的观赏植物有垂枝型的桅干树(Polyalthia longifolia pendula, 即垂枝长叶暗罗),产于斯里兰卡,其亮绿色柔软而波状边缘的叶子悬挂在下垂的枝条上,下垂枝条几乎紧靠高大而挺直的树干;印度常用此叶作为寺院的装饰品。南美的萨氏波西树(Porcelia saffordiana)常生有重达18公斤(40磅)或更重的大果实。热带美洲和西部非洲的平滑番荔枝(Annona glabra)是高12公尺(40呎)的常绿树;叶长18公分(7吋),广椭圆形;花芳香黄色;果黄色,光滑而多瘤,长5~10公分,可食但无味;其根可做瓶塞和钓鱼用的浮标,又可作为嫁接番荔枝属(Annona)不耐寒种类的砧木。牛心番荔枝(A. reticulata)果可食。

  该科的有些植物的花可提制高级香精油,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重要的日用化工原料。番荔枝,果供食用,外形酷似荔枝,为热带地区著名水果。树皮纤维可造纸,根和果实可药用。

我国分布的属

  约120余属,2 100余种,广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以东半球为多。我国产24属,103种,6变种,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西藏。

  我国的主要属有:AlphonseaArtabotrysDasymaschalonFissistigmaGonithalamusMiliusaMitrephoraOropheaPolyalthiaUvaria等。(参见《中国植物志》第30卷,第2分册。)

下级分类

  紫玉盘族Trib Uvarieae Reichb.

杯冠木属 Cyathostemma
紫玉盘属 Uvaria

  番荔枝族

  Trib. Annoneae

番荔枝亚族 Subtrib. Annoninae番荔枝属 Annona

  木瓣树亚族

  Subtrib. Xylopiinae (Benth. et Hook. f.) Hutch.

  藤春属 Alphonsea

  蒙蒿子属 Anaxagorea

  鹰爪花属 Artabotrys

  依兰属 Cananga

  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

  假鹰爪属Desmos

  瓜馥木属 Fissistigma

  哥纳香属 Goniothalamus

  鹿茸木属 Meiogyne

  银钩花属Mitrephora

  蕉木属 Oncodostigma

  暗罗属 Polyalthia

  嘉陵花属 Popowia

  金钩花属 Pseuduvaria

  尖花藤属 Richella

  木瓣树属 Xylopia

  野独活族Trib. Miliuseae Hook. f. et Thoms.

  蚁花属 Mezzettiopsis

  野独活属 Miliusa

  澄广花属 Orophea

  亮花木属 Phaeanthus

  囊瓣木属Saccopetalum

产地分布

  原产热带美洲,现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区均有种植,广东澄海还有名优品种樟林林檎。

营养价值

  果实营养极其丰富,每100g番荔枝果肉组织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分为8.36g,可溶性固形物18.0%-26%,脂肪0.14%-0.3%,矿物质0.6%-0.7%,碳水化合物23.9%,钙0.2%,磷0.04%,铁1.0%,有机酸为0.42%,含总糖15.3%-18.3%,维生素C为265mg,蛋白质含量为1.55g等含有很多人体所需的物质。

保健作用

  番荔枝营养极丰富,热量极高,能养颜美容、补充体力、清洁血液、健强骨骼、预防坏血病、增强免疫力、抗癌。自古称为上等滋补品,营养价值极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