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画杆方天戟

2022-07-12 23:31:39 百科资料

方天画戟,古代兵器名称,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只是它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

  • 中文名 方天画戟
  • 外文名 The day the picture Halberd
  • 别名 画杆方天戟
  • 使用者 吕布、薛仁贵、吕方、郭盛

重量尺寸

  ​据《荡寇志》记载,吕布的画戟重二十四斤。在《三国志平话》吕布之戟长一丈二。方天画戟的具体参数 材料:高碳钢 全长:365cm 宽:30cm 刀重:2500g 刃口:普通 柄长:26CM 刃长:39cm 刀厚:0.8cm

相关作品

  《三国演义》、《全唐传》、《水浒传》,《终极三国》, 《薛仁贵》等

兵器介绍

  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

  方天画戟

  ,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分为单耳和双耳,单耳一般叫做青龙戟,双耳叫做方天戟。

  中国古代将矛和戈功能合为一体的格斗用冷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以金属材料制作,戟柄为木、竹质。戟最长可达3米多。既能直刺,扎挑,又能勾、啄,是步兵、骑兵使用的利器。早期使用的戟是青铜戟,以后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铁戟。

  方天戟上以画、镂等作为装饰,又称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属于重兵器,和矛,枪等轻兵器不同。方天戟使用复杂,功能多,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轻兵器和重兵器功能于一身。一般使用方天画戟者必须力大,戟法精湛,才能发挥该兵器的优势,在熟练以后,可以和重兵器对抗,如骨朵,锤,镗等比拼力气。也可以和轻兵器,矛、枪、刀比拼招式技巧。故该兵器的使用者在战场上身体素质很高,很拉风。

  戟又分为单刃和双刃,其中方天画戟为双刃,是吕布最擅长的。

  至于单刃戟,也有人使用,典韦使用的双铁戟,就是单刃的戟。

  双刃戟和单刃戟的区别,就象单刃斧和双刃斧的之间的区别一样,关键在于力量的变化,双刃戟的威力更大,但是攻击速度慢,单刃戟的威力相对低一些,但是攻击速度快,灵活。

欧洲版本

  欧洲戟大多数是斧与矛的结合。其中以瑞士长戟最为著名。长2-3米,

方天画戟

  中世纪欧洲各种形状各异的戟

  它可以发挥刺、挑、劈、砍、勾多种功能,其中用弯钩把骑士钩下马来勒索赎金,是瑞士雇佣兵的生财之道之一。欧洲戟跟中国戟一样有耗费工时的缺点,而且它头端太重,限制了长度,加之比矛昂贵,所以始终只是矛的辅助武器。到燧发枪和刺刀发明之后,欧洲戟就从军队中除名了。但直到今天,梵蒂冈卫队仍然使用戟。

  欧洲戟在中世纪后期装备了几个世纪,形状也经过多种变化,有些戟的斧刃较细,极其形似中国的方天画戟。到底是异曲同工之妙的巧合,还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至今仍是个谜。

相关故事

  吕方,郭盛与方天画戟

  倘若说到梁山一百零八将中,谁的兵器最花里胡哨,那就非吕方、郭盛两个愤青的方天画戟莫属了。他们两人后来在上战场时,几乎就成了宋江身边的摆设。——因为到了宋代,画戟早已经成了仪仗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摆设。这两位少年壮士,武艺不是十分高强,但偏偏却又好追求时尚。他们在各自的兵器方天画戟上,分别缠上华而不实的金钱豹子尾和金钱五色幡。

  因此,两人一出场,几乎就闹了个大笑话。

  当宋江、花荣的前哨人马经过对影山时,恰好碰上这对活宝正在为了意气决斗,两个愤青,谁都不服谁,就跟如今街头上掐架的小年轻差不多。两人中吕方披红,郭盛挂绿,排场上极尽铺张奢华,算是时髦的草寇了。两人打着打着,那戟上的绒绦却缠在一起了。幸好花荣一箭就将他们的缠结给射断了,不然的话,他们的这场迹近作秀的决斗,不知该如何收场。

  大家一看都知道的,小温侯,赛仁贵的形象,无疑分别是对三国勇将吕布和初唐名将薛仁贵的Copy。因为吕布和薛仁贵都是叱咤风云的善使方天画戟的名家。尤其是吕布的那杆戟,跟他的赤兔马,几乎就是他一副英雄的化身。

戟的由来

  戟的由来已久,远在商朝早期就已经出现在战场上了。在战国到魏晋时使用的最广。到了唐代之后,戟中的方天画戟,逐渐被皇家的仪仗队采用作为排场的工具,充作门面,所谓化干戈为玉帛了。像《水浒》中的伪皇帝方腊的仪仗,就是这样排场的:

方天画戟

  “金瓜密布,铁斧齐排。方天画戟成行,龙凤绣旗作队。”

  一旦一种惊天动地的兵器成了豪华的摆设,它的威严,便就有些狐假虎威的味道了。这是闲话。

戟的用法

  戟用“援”之法,有冲铲,回砍,横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横砍,截割等;用“内”之法有反别,平钩,钉 壁,翻刺等;用“搪”之法,则有通击,挑击,直劈等。

使戟高手

吕布

  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人(今内蒙古)。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持方天画戟,骑赤兔马,头戴金冠,是骁勇善战的汉末诸侯,先后跟随丁原、董卓作战,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成为独立势力后,吕布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吕布虽然勇猛,但是少有计策,为人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在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曾一人独斗曹操军六员大将,武艺可谓公认的演义第一。著名的美女貂蝉上演连环计后,成为吕布的妾室。

薛仁贵

  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

  吕方 郭盛

  《水浒传》中“小温侯”吕方,喜欢红色,战袍红色团花,铠甲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骑胭脂如龙马,戟是朱红画杆方天戟。

  “赛仁贵”郭盛,喜欢白色,头上三叉冠顶一团瑞雪,身上镔铁甲闪寒霜,穿素罗袍,坐下白马(征宛玉兽),戟是寒戟银绞。

  两个人都是使方天画戟。

  不是缨的颜色的区别,是戟杆的颜色的区别:吕方戟杆红色,郭盛戟杆白色。吕方的画戟是双刃的,即沿中间的杆对称,两边都有月牙形的戟刃;而郭盛的戟是单刃的

  漫画《血魔深渊》

  在漫画《血魔深渊》中是一把带有冰系效果的神兵,它帮助被判死刑的大反派之一血魔逃出岩浆,并杀人如麻。非常眩。而在DIABLO中(一个修改版本)它只是噩梦级里面一把普通的武器,而且是缓慢攻击速度,并且仍然是冰系效果。

  大鹏金翅

  《西游记》里,雄霸狮驼国,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大鹏所使用的兵器也是方天画戟,“那大圣正当悚惧,只听得耳后风响,急回头观看,原来是三魔双手举一柄画杆方天戟,往大圣头上打来。大圣急翻身爬起,使金箍棒劈面相迎。他两个各怀恼怒,气呼呼,更不打话,咬着牙,各要相争。

  方杰

  方杰,《水浒传》的人物,方腊之侄,手持一条方天画戟,神勇无敌,被方腊称作南国第一名将。曾在杜微飞刀的帮助下,阵斩梁山猛将霹雳火秦明,后连斗关胜、花荣、李应、朱仝,方杰抵挡不住,拨马回阵时,被卧底的柴进偷袭,又被燕青一刀刺中,因而阵亡。

  方杰正和秦明单挑时,他的手下杜微猛然向秦明掣来一柄飞刀,秦明急躲时,被方杰一方天戟耸下马去,死於非命。这个方杰的武功不同一般,且看这一段:

  “宋江阵上,关胜出马,舞起青龙刀,来与方杰对敌。两将交马,一往一来,一翻一复。战不过十数合,宋江又遣花荣出阵,共战方杰。方杰见两将来夹攻,全无惧怯,力敌二将。又战数合,虽然难见输嬴,也只办得遮拦躲避。宋江队里,再差李应、朱仝,骤马出阵,并力追杀。方杰见四将来夹攻,方纔拨回马头,望本阵中便走。”

  他一人独挡四条一等一的梁山好汉,还真有点吕布的余风了。可惜他是命运不济,最后死在打入方腊内部的间谍柴进和燕青手下。

兵器正名

  前面有人说: “而我们在这里提到的方天画戟,则是一种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的、威震沙场的利器”

方天画戟

  我不敢苟同。所谓 "方天画戟" 乃是"双月牙画戟" (即双耳画戟) ,而不是什么“ ‘一侧’ 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这个的兵器。

  第一位提供者说道:“戟有三锋两刃,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其援长七寸半,三锋者,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戟胡横贯之,胡中矩之外勾磐拆,与柄长一丈六尺。” 这个没错,但它所说的是大众化的“戟”,就好像我的现在的步枪一样,但给步枪改造一下,成为自动步枪呢?再加上红外描准装置呢? 虽然它也叫步枪,可是却不是一般的步枪了!!~~所以方天画戟并不是这引号中所说的通用戟, 单耳的是青龙戟,或叫月芽戟 ,而不是方天画戟。方天画戟是双月芽带“兵器锁窗”的重戟,与普通戟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上一个作者提到:“方天画戟,古代多数战将用的很多都是双耳方天画戟,还有一个种方天画戟就是单耳方天画戟,在<水浒传>宋江征讨方腊的时候方腊的儿子用的就是单耳方天画戟.”这句话前半部分不错,但是,“方腊的儿子用的就是单耳方天画戟”只应是青龙戟,只因为方天画戟这个名字拉风些,所以作者为给人物弄个拉风的描写,夸张了一下,给人物的兵器张冠李戴,加个风光的名字好衬托人物而已。就好像一个清华大学的函授生,打着清华的名字应聘一样。(不知道清华有没有函授,只是打个比方)

  所以请大家不要对史料错误理解,也不要片面的理解。要站在当时武将的角度去看。

  因为但凡有绝对自信的武将都会给自己独立独行的装备, 他往那里一战,就是人群中最显眼的,吕布白袍银铠方天画戟赤兔马,是如此,赵云,关羽,马超等等高手也是如此,这样做有个好处:武将一看就知道在什么地方,士兵就有个主心骨,跟着主将走总是没错,而且主将勇猛一看就知,并能大大鼓舞士气;~~~ ;

  但是;这样也就个很大的害处:也是人群中太显眼,必定成为敌人强弓手的耙子!!~~ 如果武力不够,在战场上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因此方天画戟怎么可能是像斧头一样的单月芽呢?!

  而且,单月牙在一边的重量上本来就不平衡,肯定会影响武装的发挥,并且没有双月牙刃在杀敌技巧上的变化多,那时候的马还没有马蹬,一般是单手使兵器,双月牙的画戟才更合理.

  还有一点:难道古时候的人只能聪明一时?~单戟都能发明,双月牙戟就不知道做了?

  所以,现在流传的看法有很大的问题,必需为方天画戟正名,不要再过多少年,方天画戟就从龙变成虫了!所谓"方天画戟"只应该是双月牙刃的戟,而不应该是同一般士兵所用的戟一个水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