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22-07-03 09:27:23 百科资料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电气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强电(电为能量载体)与弱电(电为信息载体)相结合的专业,要求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高电压技术、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中文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外文名称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Automation
  • 专业代码 080601
  • 专业层次 本科
  • 学科门类 工学

基本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广大考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其他专业方向高许多,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①就业容易,工作环境好,收入高;②名称好听,专业内容对学生有吸引力; 社会宣传和舆论导向对其有利。该专业方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成果较容易向现实产品转换,而且效益相当可观。他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吸引着众多考生,这里的确是展示他们才能的好地方。但是鉴于国内现在的形式,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许自己本来并不对该方向感兴趣,但是许多人都说好,于是自己就“感兴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该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虽然大,但可供选择的人也很多,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很难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取得突出成绩。也许这对许多胸怀远大志向的考生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两点是否可行也和学生个人的追求有关,如果一个人追求仅限于一份较好的工作,该专业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想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破性的贡献还是要建立在个人实力以及刻苦努力的基础上,馅饼是决不会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

  由于本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因此就业形势非常好。我国现在非常需要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社会,都离不开这些专业人才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国有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研究所、工矿企业等;也可以是一些外资、私营企业,待遇当然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强,又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外在该专业方向的研究要领先于我们,因此如果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确立自己在国内该方向的领先地位,出国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啊!你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比较精通,用人单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么单位,最好是电子厂,因为电子厂天天用到自动化,编程,设计。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可在电力系统、机械制造、汽车制造、交通、邮电、通讯、环保、城建、能源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程设计、科技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

  该专业产生于70年代,首先在英国的牛津大学,首次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那时候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制电压也是直流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很简单、粗糙的,精度也很低。但直流的控制方式由于其历史的久远而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的人们想到了用直流电去控制交流执行元件。随着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大功率的电子器件的出现和成熟、以及建立在场的理论上、以现代数学、矩阵代数为理论依据的弱电强电控制系统更使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没有站在世界的最前沿,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外交往的增加,我们已经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具有代表性的是:每秒3000亿次计算机研制成功;纳米技术的掌握;模拟技术的应用。

  主要课程:电机及拖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实习、单片机技术、PLC技术、电子工程制图、工厂供配电技术、电子技术综合实训、电气设备、英语精读、专业英语。

电力电子技术

  发展前景:“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可以同自动控制挂上钩,现代化的农业、国防也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三是本专业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利。本专业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广,所学的东西与其他学科交叉甚多。这也与本专业的来历有关,自动化专业大部分源于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系的自动控制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尤其是广东地区,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力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控制电器及电气控制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及生产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毕业生可以选择国有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研究所、工矿企业等;也可以是一些外资、私营企业,待遇当然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强,又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外在该专业方向的研究要领先于我们,因此如果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确立自己在国内该方向的领先地位,出国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科特点

  学习本专业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训练。主要学习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会受到良好的工程试验基础训练,还有大量上机实习等实际锻炼的机会。学生将在控制与生产自动化、自动控制与自动化软件应用方面获得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学习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本科,四年,理工类)

  专业简介: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单片机原理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电路、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电气测试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介质物理、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高电压试验技术、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与CAD、光电通信原理、电力系统过电压及保护、电缆材料与电缆工艺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

①总体培养四结合

  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所培养的学生系统观念强,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基础实验五步走

  专业基础实验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设置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将专业基础实验分为由初级到高级五个训练平台,使学生受到电子工程实践、电工电子测量与实验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和CPLD及电子CAD技术、单片机应用综合技术、电子线路综合设计等一系列的综合型、设计型训练。

③专业实验重能力

  新模式的专业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专业实验按照能力培养目的分为课程实验(如电机实验、微型计算机技术实验、电力电子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等)和独立开设的专业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综合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电力系统检测实验、电力系统综合设计、水电站运行仿真培训等)。

④知识视野跟前沿

  开设反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的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学科概论选修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工厂供电、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气CAD、电路、单片机、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等。

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工程电磁场、软件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 、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信号分析与处理、管理学、工程经济学、电力系统(暂态、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主系统、高电压技术等。各年级可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模块课及选修课。

学位课程

  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 、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程实践、电工测量与实验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实践、专业综合实验、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开设学校

  本科层次:清华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成都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

  一级学科硕士点: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贵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

  一级学科博士点: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

学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0所,本次有26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41所。 注: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3清华大学9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90
10698西安交通大学
10335浙江大学87
10611重庆大学85
10079华北电力大学80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
10056天津大学78
10613西南交通大学
10248上海交通大学76
90038海军工程大学
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74
10142沈阳工业大学73
10286东南大学
10359合肥工业大学
10422山东大学
10486武汉大学
10532湖南大学
10561华南理工大学
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72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004北京交通大学71
10188东北电力大学69
10294河海大学
10386福州大学
10699西北工业大学
10112太原理工大学68
10610四川大学
10254上海海事大学67
10256上海电力学院
10280上海大学
10009北方工业大学64
10252上海理工大学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10459郑州大学
10500湖北工业大学
10731兰州理工大学
10755新疆大学
11075三峡大学
11535湖南工业大学
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63

  按照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依次介绍各高校专职两院院士、IEEE Fellow、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级学科或若干二级学科是否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各高校综合实力介绍

  清华大学(专职院士2人:卢强、 韩英铎,IEEE Fellow 3人:卢强、何金良、张伯明,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华中科技大学(专职院士3人:樊明武、潘垣、 程时杰,IEEE Fellow 1人:程时杰,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专职院士2人:王锡凡、邱爱慈,IEEE Fellow 2人:王锡凡、邱毓昌,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专职院士3人:韩祯祥,汪槱生,宋永华,IEEE Fellow 3人:宋永华、何湘宁、徐德鸿,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重庆大学(专职院士2人:杨士中,李文沅,IEEE Fellow 1人:李文沅,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华北电力大学(专职院士1人:杨奇逊,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火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天津大学(专职院士1人:余贻鑫,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西南交通大学(专职院士1人:钱清泉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上海交通大学(专职院士1人:饶芳权)

  海军工程大学(专职院士1人:马伟明,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沈阳工业大学(专职院士1人:唐任远,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东南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IEEE Fellow 1人:程明)

  合肥工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大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电工新理论与新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专职院士1人:李立浧)

  哈尔滨理工大学(专职院士1人:雷清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东北电力大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学制情况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