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甲基环己烷

2022-07-08 07:24:55 百科资料

甲基环己烷,有机化合物,微毒,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现象。主要用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以及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也用于有机合成。

  • 中文名 甲基环己烷
  • 外文名 Methylcyclohexane
  • 别名 环己基甲烷,六氢化甲苯
  • 分子式 C7H14
  • 相对分子质量 98.19

基本信息

  中文同义词:环己基甲烷;六氢(化)甲苯;六氢甲苯;六氢化甲苯;甲基环已烷;

  英文同义词:Cyclohexane,methyl-;Cyclohxylmethane;heptanaphthene;hexahydrodoluene;hexahydro-toluen;Hexahydroxytoluene;methyl-cyclohexan;methylecyclohexane;

  CAS号:108-87-2;

  分子式:C7H14;

  分子量:98.19;

  EINECS号:203-624-3;

  Mol文件:108-87-2.mol。

物理性质

物性数据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熔点(℃):-126.4

  相对密度(水=1):0.79

  沸点(℃):100.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39

  饱和蒸气压(kPa):5.33(22℃)

  燃烧热(kJ/mol):4563.7

  临界温度(℃):299.1

  临界压力(MPa):3.48

  闪点(℃):-3.8

  爆炸上限%(V/V):6.7

  引燃温度(℃):250

  爆炸下限%(V/V):1.2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石油醚、四氯化碳等。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2.37

  2、摩尔体积(m3/mol):126.4

  3、等张比容(90.2K):279.5

  4、表面张力(dyne/cm):23.9

  5、极化率(10-24cm3):12.83

化学性质

稳定性

  可燃:2C7H14+21O2=点燃=14CO2+14H2O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小鼠经口LD50:2250mg /kg;小鼠经吸入LC50:41500mg/m3/2H;兔子经口LDLo:4mg/kg;兔子经吸入LC50:15227ppm/1H;兔子经皮肤接触LD:>86700mg/kg;

  2、其他多剂量毒性:兔子经吸入TCLo:10054ppm/6H/2W-I;

  3.急性毒性

  LD50:>3200mg/kg(大鼠经口);2250mg/kg(小鼠经口)

  LC50:36900mg/m3(小鼠吸入,2h)

  4.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μl(24h),轻度刺激。

  家兔经眼:100μl(24h),轻度刺激。

  5.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兔暴露于40g/m3,每天6h,每周5天,2周后全部死亡;13.3g/m3,10周共300h,出现肝肾轻微损害。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LC50:72mg/L(96h)(金体美洲鳊鱼);5.02mg/L(48h)(青鳉)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生物富集性 BCF:95~321(鲤鱼,接触浓度100mg/L,接触时间8周);134~237(鲤鱼,接触浓度10mg/L,接触时间8周)

  5.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制备

  甲苯在150℃、约11MPa压力下加氢反应5h,加得到较纯的甲基环已烷。精制时可用浓硫酸、水、5%氢氧化钠溶液和水依次洗涤,用脱水剂干燥,最后进行蒸馏。

应用

  用作橡胶、涂料(包括涂改液)、清漆用溶剂、油脂萃取溶剂等;该品也可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校正温度计的标准物。

注意事项

安全术语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远离火源。

  S33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gainst static discharges.

  采取措施,预防静电发生。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S62If swallowed, do not induce vomitting;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is container or label.

  若吞食,切勿催吐;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

  S9Keep container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

  保持容器置于良好通风处。

风险术语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38 Irritating to skin.

  刺激皮肤。

  R51/53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R65Harmful: may cause lung damage if swallowed.

  吞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

  R67Vapours may cause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

  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至今无中毒报道。动物实验该品毒性类似环己烷,但麻醉作用比环己烷强。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

毒理学资料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250mg/kg(小鼠经口);LC50415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暴露于40g/m3,6小时/天,每周5天,2周后全部死亡;13.3g/m3,10周共300小时,出现肝肾轻微损害。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