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甲基丙烯醛

2022-07-16 10:19:50 百科资料

甲基丙烯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CH2=C(CH3)CHO。外观为浅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臭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中等毒性。主要用于共聚物和树脂制造,是甲基丙烯酸的生产原料和热塑性塑料单体原料。

  • 中文名称 甲基丙烯醛
  • 外文名称 methacrylaldehyde; 2-Methyl propenal; Methacrolein
  • 别名 2-甲基丙烯醛;异丁烯醛
  • 化学式 C4H6O
  • 分子量 70.09

基本信息

  InChI:InChI=1/C4H6O/c1-4(2)3-5/h3H,1H2,2H3

  相关类别: Aliphatics;Intermediates & Fine Chemicals;Mutagenesis Research Chemicals;Pharmaceuticals

  Mol文件: 78-85-3.mol

类别

  易燃液体

  毒性分级 中毒

  急性毒性 吸入-大鼠 LCL0: 125 PPM/ 4小时; 皮下- 兔子 LDL0: 364 毫克/ 公斤

  刺激数据 眼睛- 兔子 0.05 毫克/ 24小时 重度; 皮肤- 兔子 2.0 毫克/24小时 重度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温、氧化剂易燃; 受热产生刺激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不宜久储, 以防聚合

  灭火剂 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灭火剂

合成方法

  将异丁烯和叔丁醇中的至少一种,用含分子氧的气体在氧化催化剂组合物Mo12BiaCebKcFedAeBfOg存在下进行气相催化氧化,A是指单独的钴,或者镁与钴的原子比不大于0.7的钴和镁的混合物,B是指铷、铯或其混合物,并且a、b、c、d、e、f和g分别是相应于钼的12个原子的铋、铈、钾、铁、A、B和氧的原子比。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采用一种氧化催化剂组合物,可以稳定地生产高产量的异丁烯醛,这种氧化催化剂组合物具有比较简单的结合组成,并因此可以简单地制备,而且它不仅具有由于优良的热稳定性和抗还原性而延长了的催化剂寿命,而且具有对异丁烯醛优良的选择性,其中这种催化剂组合物以特定量和特定相对比例含有铋、铈、铁和钾,而不包括那些产生环境污染和毒害问题的成分,制备原料也不必采用在水中溶解度低的化合物,如钨、锑和铌化合物,它们通常用于获得所需的催化性能,但是其使用由于难以获得均相催化剂组合物而是不利的。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F,T

  危险类别码 11-24/25-34-26

  安全说明 16-26-36/37/39-45-28A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396 3/PG 2

  WGK Germany 3

  RTECS号 OZ2625000

  F 8-23

  HazardClass 3

  PackingGroup II

  毒害物质数据 78-85-3(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毒性危害

  •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 毒性:LD50:111mg/kg(大鼠经口) 364mg/kg(兔经皮)
  • 健康危害: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和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11mg/kg(大鼠经口),364mg/kg(兔经皮)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急处理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立即切断泄漏源,应急处置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具,严防二次污染、灾害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要对被污染产品、泄漏场地、应急处置用具、清洗废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酯达到环保要求。。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处治。

  食入:误服入口立即就医处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储运

  •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不能与空气接触,防止氧化变质。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