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蒭

shēng chú即"生刍"。解释:鲜草;指贤人;贤能;指代《诗·小雅·白驹》;吊祭的礼物
- 中文名称 生蒭
- 拼音 shēng chú
- 又名 生刍
- 出处 《诗·小雅·白驹》
- 解释 鲜草;指贤人;贤能
释义出处
鲜草
《诗·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刍所以萎白驹,托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
《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刍。"
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采束谢生刍。"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刍人。"
指代《诗·小雅·白驹》
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刍。"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刍劳我心。"
吊祭的礼物。
典源
《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朱熹集注:"贤者必去而不可留矣,于是叹其乘白驹入空谷,束生刍以秣之。而其人之德美如玉也。"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徐稚〉
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典源译文
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所召,不去。等到黄琼死后归葬,徐稚才背着粮食步行到江夏,设鸡酒薄祭,哭完就离去,不告姓名。当时来的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听说了,怀疑是徐稚,于是选能言语的茅容轻骑追赶。到了路上,茅容替他安排饭食,共言庄稼之事。临别时,徐对容说":替我谢谢郭林宗,大树将倒,不是一根绳子能够系住,为什么栖栖不暇宣处呢?"后来林宗的母亲死了,徐稚往吊之,放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人奇怪,不知其中缘故。林宗说:"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哩。《诗》不说过':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我没有德行承受啊。"
释义
郭林宗母丧,徐稚放一束鲜草在她墓前表示祭奠。后遂用"生刍、束刍、生刍一束、生刍致祭、生刍奠、生刍吊、置刍"等指对死者的祭奠,表示赞美死者的德行。
运用示例
《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刍致祭,弊帷成礼。瘗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怅生刍何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