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生肖邮票

2022-07-13 14:44:45 百科资料

生肖邮票是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为生肖邮票。中国自1980年起发行第1轮生肖邮票,1992年起发行第2轮生肖邮票。生肖文化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凡有华人、华裔生息的国家、地区,特别是东亚及东南亚,生肖文化的影响都很大。中国及这些国家和地区均发行生肖邮票。

  • 中文名称 生肖邮票
  • 题材 动物、绘画、文物、工艺等
  • 邮票的设计 入古出新,防止雷同
  • 起源 中国
  • 释义 以中国古老的干支纪年的十二种生肖动物为图案的贺年邮票

历史传承

  生肖邮票不同于与生肖属相相形同象的动物、绘画、文物、工艺等题材的邮票。对生肖邮票的归纳主要有3种类型:一种是邮票名称或票面文字有明确的生肖内容,如中国的"T.46庚申年"、美国的"鸡年"等;二是在"贺年邮票"的名称下按十二生肖属相图案系列发行,如日本、韩国的生肖票;三是邮票名称虽与生肖无关,但图案设计有意识地选用中国十二生肖内容。此外还有一类小型张所含邮票不是生肖属相,但边纸文字和图案均有明确的生肖内容,而用发行年份与当年生肖属相相吻合,可视为生肖内容的小型(全)张,如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发行的邮票。

  日本率先于1950年发行生肖邮票。此后,琉球、韩国、香港、台湾、蒙古、新加坡、越南、澳门、朝鲜、泰国、菲律宾、不丹、哈萨克斯坦、美国、新西兰、冈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发行生肖邮票。

第一枚

  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是日本于1950年发行的虎年生肖邮票,邮票图案采用了圆山应举(1733--1795)的名画"龙虎图"中的"虎图"。同时,还发行了由5枚虎票组成的"十"字形图案的世界上第一种生肖邮票小型张,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无齿生肖邮票小型张。

  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发行于1980年2月15日,那就是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套"猴票" 。这枚邮票发行至今,按重量等身价已超过黄金的价格。

  从1980年2月15日发行第一枚生肖邮票起,到1991年1月5日发行"羊票"后,第一轮生肖邮票共计12枚便出齐了。

各国发行

  1979年中国邮政代表团访港回来后,建议仿照香港的做法每年发行生肖邮票。6月,邮票发行局便开始组织猴票的设计,当时称生肖票为年票,计划在每年春节前发行一枚年票。图案为十二生肖,即猴年发行一枚以猴为主图的邮票,每年一次。按照五行的说法,庚申年为金猴年,特请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原画,邵柏林先生设计,姜伟杰先生雕刻,庚申猴邮票终于1980年2月15日问世。画面的金猴翘首端坐,透过机灵顽皮的猴气,并选用大红作底色,显示出传统的新春佳节喜庆气氛,开启我国生肖邮票发行之先河。全套邮票共1枚,面值8分。邮票规格为26mm×31mm,发行量500万枚,由北京邮票厂印制。

  T46《庚申年》(红猴),印量500万枚,影雕套印,原画作者黄永玉,设计者邵柏林,雕刻者姜伟杰。

  T58《辛酉年》(鸡),印量931.16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程传理,雕刻者孙鸿年。特约设计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张仃。

  T70《壬戍年》(狗),印量1411.16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周令钊,雕刻者高品璋。

  T80《癸亥年》(猪),印量1275.96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卢天骄,雕刻者赵顺义。图案是我国著名画家韩美林创作的一头小猪,夸张的手法把小猪画成大头小身,圆圆胖胖,显得丰满,活泼可爱,小猪挺胸抬头,前后腿大跨度张开,卷巧着细短的小尾巴,仿佛正在向前猛力奔跑,还不时的回头鸣叫,不仅具有较强的动感,而且显得十分机灵。小猪的身上绘制的红桃绿叶非常醒目,即使形象有传统的剪纸风格,又借红桃寓意人寿年丰,充满民间欢乐喜庆的气氛。

  T90《甲子年》(鼠),印量2187.68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李印清,雕刻者呼振源、周哲文。图案是我国著名漫画家詹同创作的一只有趣、可爱的老鼠。这只老鼠嘴上八根胡须清晰可数,一双大大的招风耳,细长的尾巴指高气昂的向上翘着,小眼睛炯炯有神又那么贪婪的瞪得溜圆,显得机灵、诙谐。经过漫画手法的处理,这只老鼠不再是人人喊打的可憎之物,而是两腿站立,一双弯弯的小爪在胸前微微拱起,神情幽默,仿佛在向人们祝贺新年,破富新春喜庆的妙趣。在色彩运用上,灰色的老鼠在两膝、耳朵、嘴等处留有空白,淡黄色的全底衬,给人明快、和谐的感觉。

  T102《乙丑年》(牛),印量9555.26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任宇,雕刻者阎炳武。原画设计者姚钟华。

  T107《丙寅年》(虎),印量12663.26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张国藩,雕刻者呼振源。设计者张国藩。

  T112《丁卯年》(兔),印量11481.65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李芳芳,雕刻者孙鸿年。设计者李芳芳。

  T124《戊辰年》(龙),印量12391.65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祖天丽,雕刻者群峰。设计者祖天丽。

  T133《已巳年》(蛇),印量12602.05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吕胜中,雕刻者呼振源。

  T146《庚午年》(马),印量13117.65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邹建军,雕刻者呼振源。设计者邹建军。

  T159《辛未年》(羊),印量12481.65万枚,影雕套印,设计者雷汉林,雕刻者呼振源。设计者雷汉林。

  "猴票"的问世,不仅在当代中国邮坛掀起了生肖邮票收藏研究热,而且以其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飙升,在社会上催生出邮票投资热潮,并制造出许许多多的奇闻趣事。几乎每一位集邮者都拥有过自己与生肖邮品相关的快乐与遗憾。

  生肖邮票带给人们的乐趣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邮票的收藏价值所在。集邮者在收集生肖邮票的过程中,同样存有求全、求新、求精的心理,为此,你就得四处寻觅票、封、片、戳,你就得大年初一赶着去盖戳发封。其次是邮票的欣赏价值所在。生肖邮票题材新不新,设计美不美,自然有人去操心。可你却总是惦念不已,一会儿拍案称绝,一会儿慷慨陈词,长达20年痴情仍不改。再其次是邮票的文化价值所在。生肖邮票为民间的贺年祝岁风俗增添了新的喜庆色彩。在祝贺新春相互通信时贴用生肖邮票,一定能使对方眼前一亮,别有一番情趣。如今,生肖邮票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吉祥物。

  自从日本1950年发行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以后,直到1980年中国大陆开始发行首套生肖邮票,此时仅有亚洲的韩国、越南、蒙古、老挝、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为数很少的国家和地区发行过。而到1997年,已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6个。到2002年,发行过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90个。其中,亚洲24个,非洲21个,大洋洲20个,美洲18个,欧洲7个。

  20世纪50至80年代,是生肖邮票发行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没有超出亚洲范围。90年代以来,是生肖邮票发行的高潮阶段。这一时期,各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加入这一行列中来,使生肖邮票的数量、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02年,全世界已发行生肖邮票种数达到1800多种,其中还包含有大量的小型张、小全张、小版张、小本票、异形票及自黏票、金属材质票等。如此迅猛的发展,从表面上看,直接来源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中国的示范效果和美国的带动作用。中国、美国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其文化(包括集邮文化)价值取向对世界邮票发行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市场利益的驱使。许多小国(尤其是美洲、非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热衷于发行别国热门题材邮票,例如国际邮票、贺年、运动会等,以赚取外汇收入。

  从深层次分析则涉及历史的渊源。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所孕育的中华文化作为早期文化格局中的一极而自立于东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薀和传统,在世界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最快最大涨幅

  2013年蛇年邮票自2013年1月5日开始发行,发行当天,2013年邮票价格就上涨到400元,涨幅之大是近年来前所未有的 。

未来发展

  随着发行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生肖邮票的设计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入古出新,防止雷同。一些国家发行的生肖邮票没有中国生肖文化味,被中国集邮者批评为不伦不类,变味了。但不少国家的生肖邮票完全由中国邮票设计师捉刀包办,"中国味"又未免太重了,看不出与所在国文化的融合。如此做法,时间一长,人们也会感觉乏味。

  从情况来看,世界各国发行的生肖邮票设计主要采取四种模式进行运作:一是约请中国邮票设计师创作图稿:二是请海外华人(华裔)美术设计师创作图稿;三是由本国的专家邮票设计师进行全部设计:四是交由国际邮商代理设计。

  从实际效果来看,采用第二、三种方式设计的生肖邮票往往能够体现出中西结合的个性与特色,设计理念受到的束缚较少,设计手法别开生面。采用第一种方式把握性大,但有所突破的设计佳作难得见到。第四种方式会发生一种设计模式被挪用于很多国家的邮票,出现相互雷同的"多胞胎"。另外,也常出现搬用中国文物或名画图省事的取巧之作。

  "太像不成艺,不像没有戏"。生肖邮票的设计发行,贵在神似与神韵,使生肖这一可爱动物的形象,增加一些神秘色彩,留出更多耐人寻味的想象空间。相信随着世界各国对生肖文化和生肖邮票设计艺术认识的不断升华,更新更美的生肖邮票佳作会不断涌现出来。

社会影响

  中国的生肖文化走向世界,是一首震撼人类心灵的交响乐。其中每个乐章的演奏者,已不仅来自中国,而是汇聚着各国的精英;聆听和感受这部作品动人心弦的韵律和力量的观众,遍及全世界。

  中华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同时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做出了贡献。中华文化向海外的传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传播的内容及对当地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长期以来,中华文化只是在东亚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而向西方及世界各地传播的中华文化则偏重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历史。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必将推动中华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向全世界传播的新高潮。生肖邮票风靡全球的现象,正是这种传播热潮的生动体现。

邮票收藏

  中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每年发行两枚生肖邮票,到2003年止共发行24枚生肖邮票。

  从发行"壬申年"邮票起,启用了新的志号"编年号",不分纪、特邮票一律按年份排序;在铭记上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为与世界接轨,在票面上加印了英文"CHINA"(中国)字样沿用至今。第二轮生肖邮票的设计原则是每套生肖邮票由第一轮的一枚改为两枚,图案"一图一文,一明一暗,两平两立,篆隶草行三年一换"。第一枚以我国民间工艺生肖图为主,采用的民间工艺有刺绣、剪纸、泥塑等;第二枚以我国不同书体的生肖名称为主,连续三套为同一书体,依次为篆书、隶书、草书和楷书。

邮票样式

  第一套生肖邮票目录

  名称

  发行时间

  设计者

  面值

  枚数

  印刷机构

  庚申年

  1980年2月15日

  黄永玉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辛酉年

  1981年1月5日

  程传理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壬戌年

  1982年1月5日

  周令钊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癸亥年

  1983年1月5日

  卢天骄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甲子年

  1984年1月15日

  李印清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乙丑年

  1985年1月5日

  任宇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丙寅年

  1986年1月5日

  张国潘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丁卯年

  1987年1月5日

  李芳芳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戊辰年

  1988年1月5日

  祖天丽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己巳年

  1989年1月5日

  吕胜中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庚午年

  1990年1月5日

  邹建军

  8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辛未年

  1991年1月5日

  雷汉林

  20分

  1枚

  北京邮票厂

注意事项

  对于生肖邮票,随着时代的发展,生肖邮票早已不是邮寄那么简单了,现生肖邮票的新价值意义是为了纪念,对于生肖邮票收藏如何保存生肖邮票很重要,而生肖邮票邮册又该如何保存,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进行邮册收藏。

  1、放置生肖邮票邮册时只能直立放置,生肖邮票也需要空气,否则会褪色发黄。只有当集邮册站立放置时,空气才会进入插页之中。集邮册最久每三个月需要逐页翻动一次。

  2、不能直接暴晒集邮册,对生肖邮票来说,要做到防尘、防潮、防热、防压、防霉、防污、防虫,缺一不可。应该使生肖邮票经常处于清洁、通风、干燥的环境之中,但决不能把集邮册拿到阳光下直接暴晒。

  3、新邮册最好先空置半年,选购插票册以格子宽大的为上,如果插一半露一半,时间长了,可能会使生肖邮票出现压痕和部分褪色,影响品相。一般买回的新邮册,最好先空置半年,彻底干燥后再使用。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透明护邮袋,避免劣质产品粘连和污损生肖邮票。

  4、忌直接用手接触生肖邮票,不论是整理还是欣赏生肖邮票,都要把手洗干净,养成使用镊子的习惯,不能图方便直接用手去接触或取放生肖邮票,以免损坏生肖邮票的品相。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