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生殖器念珠菌病

2022-07-14 08:13:25 百科资料
生殖器念珠菌病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黏膜念珠菌病。可累及男女两性,男性中表现为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好发于包皮过长者;而女性中表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好发于育龄妇女,以外阴瘙痒和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要表现。
  • 挂什么科 妇科
  • 哪些症状 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呈豆腐渣样、外阴红肿、
  • 好发人群 女性多见
  • 需做检查 妇科检查、分泌物检测
  • 引发疾病 宫颈炎、阴道炎

病因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人体免疫力的高低及感染菌的数量、毒力。当人体在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改变阴道内环境的情况下,容易诱发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的致病力和下列因素有关:

  1.粘附力

  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

  2.两型性形态

  当感染时,白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

  3.毒素

  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

  4.细胞表面成分

  5.细胞外酶

  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CAP)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症状

  1.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1)主要症状 有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尿痛、阴道内疼痛或刺激感,和浅表性性交痛。外阴瘙痒是最常见的症状,几乎见于所有有症状患者,轻重不一。典型的阴道分泌物为白色凝乳状或豆渣样,但也可呈水样或均匀黏稠状。

  (2)体格检查 可见外阴潮红水肿,散在抓痕或表皮剥脱,慢性感染者外阴皮肤肥厚呈苔藓样变。阴道黏膜充血,红肿或糜烂,阴道内有白色凝乳状或豆渣样分泌物,阴道壁附着有白色薄膜状物。阴道分泌物pH值一般正常。①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是指妇女感染白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引起外阴阴道炎,主要表现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安、尿急、尿频等,一般症状较轻或中等,多见于妇女,儿童也可发病,是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炎症性疾病。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成为白带增多的最主要病因。②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是指妇女患单纯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症状,经真菌学检查又为阳性,可称为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复发。

  2.念珠菌性阴道炎

  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典型的白带呈凝乳状或为片块状,阴道黏膜高度红肿,可见白色鹅口疮样斑块附着,易剥离,其下为受损黏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严重者可遗留淤斑。但白带并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征,从水样直至凝乳样白带均可出现,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状物。外阴瘙痒,阴道灼热瘙痒,排尿困难。携带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

  3.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包皮及龟头出现弥漫性潮红、干燥光滑,包皮内侧及冠状沟处有红色小丘疹或白色奶酪样斑片,尿道口舟状窝受累时可出现尿频、尿痛。

检查

  1.直接镜检

  女性用较长的消毒棉拭子取阴道、宫颈分泌物或阴道壁上乳白色薄膜,男性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将待检标本用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园形孢子和假菌丝,如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对诊断更有意义。

  2.染色检查

  也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兰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3.分离培养

  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做念珠菌培养和鉴定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1)临床症状提示为VVC而镜检阴性时。

  (2)采用经验性治疗无并发症VVC失败时。

  (3)准备对有并发症VVC做长期抑制性抗真菌治疗前。

  在无菌条件下将受检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多采用试管法培养)。接种时将试管培养基斜而割破少许,每管接种2~3处,每份标本接种2管。将培养基放入37℃温箱内孵育24~48小时后观察,可见大量乳白色菌落生长,用接种针挑取少量菌落涂片,直接镜检或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芽孢子,可初步诊断为念珠菌感染。

  4.抗体检测

  用免疫双扩法或胶乳凝法可检出白色念珠菌抗体。

鉴别

  本病主要与滴虫性阴道炎及由滴虫引起的男性非淋病性尿道炎相鉴别。

  1.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有时可呈浆液性或脓性,味恶臭,并可有尿道炎,膀胱炎,宫颈炎,尿道旁腺及巴氏腺感染,偶有肾孟肾炎,可出现排尿困难,血尿及夜尿,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充血,阴道壁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呈草莓状外观的特征性表现,可查到阴道毛滴虫。

  2.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较淋病轻,表现为尿道瘙痒,不适或排尿困难,可有脓性分泌物,亦可引起膀胱炎,前列腺炎或附睾炎,尿道分泌物可查到滴虫。细菌性阴道病 无外阴炎的刺激症状或体征,阴道分泌物为稀薄而均匀一。

  3.外阴皮肤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还需与有外阴瘙痒或刺激症状的湿疹,神经性皮炎,外阴瘙痒症,扁平苔藓等皮肤病进行鉴别,这些皮肤病仅有外阴瘙痒和(或)外阴炎的症状和体征,无阴道炎表现,阴道分泌物做真菌镜检或培养为阴性。

  4.其他:如包皮龟头炎。

并发症

  主要是女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因为分泌物对外阴的刺激,加上继发感染,引起念珠菌性外阴炎,此时,大小阴唇,阴阜,外阴周围及大腿内侧出现红斑,糜烂,表面有湿润性白色鳞屑,红斑周围可出现血丘疹,小水疱等,有明显的瘙痒感,有并发症的VVC是指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症状较严重,可由白色念珠菌之外的其他念珠菌引起,常伴有糖尿病,免疫抑制或妊娠等。

  

预防

  1.保持外阴部清洁,经常清洗,勤换内衣,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外用类固醇皮质激素。

  2.洗澡应用淋浴,避免盆浴。

  3.对患者的配偶或性伴应一同检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不搞婚外性行为。

  4.积极防治前面所述的易发因素。

治疗

  1.药物治疗

  (1)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CC)

  主要是局部用药,咪唑类抗真菌药比制霉菌素效果好。经咪唑类抗真菌药治疗后,80%~90%的患者症状消失,念珠菌培养阴性。①3%碳酸氢钠溶液 冲洗外阴阴道或1:5000龙胆紫溶液灌注阴道,每日1~2次。②制霉菌素栓剂或咪唑类抗真菌药栓剂 如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布康唑,每晚一枚,塞入阴道深处,共1~2周。③外阴炎可外涂咪唑类抗真菌制剂 如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酮康唑霜或联苯苄唑霜等。④其他如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内服下列药物: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

  (2)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可找出某些诱因,但是流行性和影响客观存在发病的因素还不清楚。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预防或维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RVVC的复发率。所有RVVC病例在开始维持治疗前应作培养证实。①伊曲康唑口服,月经第1日起共连续应用6个月经周期,3日疗程。②酮康唑口服。

  (3)念珠菌性龟头炎

  用生理盐水或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皮损处,每日2~3次。冲洗后外涂1%~2%龙胆紫液或上述咪唑类霜剂。包皮过长者治愈后应做包皮环切术以防复发。并发尿道炎者可内服酮康唑、氟康唑或曲康唑。

  2.外治疗法

  (1)用2%苏打水冲洗阴道、外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冲洗阴道后要放入阴道纳药。

  (2)制霉菌素粉剂、片剂、栓剂、软膏剂塞入阴道或涂于阴部,每次10~20万单位,每天1次,10~14天为1疗程。

  (3)克霉唑栓剂纳入阴道,每日3~4次,连用2周。

  (4)1%龙胆紫水溶液涂擦阴道及外阴,每周3~4次,连用2周。

饮食

  生殖器念珠菌患者宜食

  1.选择饮食宜清淡,宜食富含维生素A、B2、C等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卵、胡萝卜等,禽蛋及新鲜蔬菜,如番茄、菠菜、苋菜、四季豆、毛豆、藕等,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橙、柚、柠檬、草莓、酸枣、山楂等。

  2、外阴瘙痒者应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肉、牛奶、豆腐、豆类等。

  3、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2及叶酸,如鱼肝油、胡萝卜、动物肝脏、鱼类、杏、全麦、南瓜等食物。可减轻瘙痒症状,但不宜过量。

  生殖器念珠菌患者忌食

  (1)发物。如海鱼、虾、蟹、河鱼、湖鱼等,食后会加重外阴部瘙痒,故应忌食。

  (2)烟、酒。因其可加重炎症充血,使阴痒加剧,故应禁忌。

  (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花椒、洋葱等,可使炎症扩展,阴部瘙痒更重,故应忌食。

  (4)油炸、甜腻食物。如猪油、奶油、黄油、炸猪排、炸牛排、奶糖、巧克力等,有助湿作用,不利于治疗,故应忌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