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生公说法

2022-07-05 11:47:01 百科资料

生公说法,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g gōng shuō fǎ,意思是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出自《莲社高贤传》。

  • 中文名 生公说法
  • 拼音 shēng  gōng  shuō  fǎ
  • 出处 《莲社高贤传》
  • 注音 ㄕㄥ ㄍㄨㄙ ㄕㄨㄛ ㄈㄚˇ

成语解释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

成语出处

  《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盘经》,群石皆点头。"

成语用法

  示例

  谁谓周郎顾曲之场,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 ◎清·俞樾《余莲村劝善杂剧序》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个和尚俗名叫魏道声。他自小出家,苦读经书,研究佛学,精通佛典,才华出众,故众其称曰道生法师(尊称为生公)。

  生公在京城深受皇帝的器重。当时佛教盛行(佛教的派别很多),朝廷中有的大臣对他产生嫉妒,奏本诬告生公是邪教。皇帝相信了谗言,就把生公赶出京城。

  生公便到处云游。一次,他来到苏州城,看到虎丘山风景不错,就在这定居下来,传经布道。当地人听说虎丘山来了高僧后,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去听经的人都把虎丘山上的一块大盘石(叫"千人石")坐满了。

  生公在虎丘山讲经的消息很快就在苏州传开了,听他讲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苏州知府得知后,怕冒犯朝廷,便下令不准生公讲经,并把听经者全部赶走。

  生公并不灰心,依然坚持不懈。没有人听经,就请石头、百鸟当听经者;就连白莲池中的水也会盈满起来,所以说"生来池水满,生去池水空";花听了他的经都开了。这是什么道理呢?有人说生公讲经讲的好。更多人说,生公的意志坚韧不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