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子

甘露子(学名:Stachys affinis),又名宝塔菜、螺丝菜、地灵、地环儿、地蚕、地牯牛、地钮、旱螺蛳、罗汉菜、益母膏、米累累、地母、地蕊、螺丝钻、螺蛳菜等。在中日文资料中常误从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作草石蚕,非是。为唇形科水苏属宿根植物。
喜生于近水低湿地,原产地是中国。
- 中文学名 甘露子
- 拉丁学名 Stachys sieboldii Miq.
- 别称 宝塔菜、地蚕、草石蚕、土人参、地牯牛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在茎基部数节上生有密集的须根及多数横走的根茎;根茎白色,在节上有鳞状叶及须根,顶端有念珠状或螺狮形的肥大块茎。茎直立或基部倾斜,单一,或多分枝,四棱形,具槽,在棱及节上有平展的或疏或密的硬毛。茎生叶卵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圆形,长3-12厘米,宽1.5-6厘米,先端微锐尖或渐尖,基部平截至浅心形,有时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规则的圆齿状锯齿,内面被或疏或密的贴生硬毛,但沿脉上仅疏生硬毛,侧脉4-5对,上面不明显,下面显著,叶柄长1-3厘米,腹凹背平,被硬毛;苞叶向上渐变小,呈苞片状,通常反折(尤其栽培型),下部者无柄,卵圆状披针形,长约3厘米,比轮伞花序长,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上部者短小,无柄,披针形,比花萼短,近全缘。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远离组成长5-15厘米顶生穗状花序;小苞片线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梗短,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狭钟形,连齿长9毫米,外被具腺柔毛,内面无毛,10脉,多少明显,齿5,正三角形至长三角形,长约4毫米,先端具刺尖头,微反折。花冠粉红至紫红色,下唇有紫斑,长约1.3厘米,冠筒筒状,长约9毫米,近等粗,前面在毛环上方略呈囊状膨大,外面在伸出萼筒部分被微柔毛,内面在下部1/3被微柔毛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长4毫米,宽2毫米,直伸而略反折,外面被柔毛,内面无毛,下唇长宽约7毫米,外面在中部疏被柔毛,内面无毛,3裂,中裂片较大,近圆形,径约3.5毫米,侧裂片卵圆形,较短小。雄蕊4,前对较长,均上升至上唇片之下,花丝丝状,扁平,先端略膨大,被微柔毛,花药卵圆形,2室,室纵裂,极叉开。花柱丝状,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浅裂。小坚果卵珠形,径约1.5厘米,黑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

茎: 根茎白色,节具鳞叶及须根,顶端具念珠状或螺蛳形肥大块茎。茎棱及节被平展硬毛;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12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浅心形,具圆齿状锯齿,两面被平伏硬毛;叶柄长1-3厘米,被硬毛。
花: 轮伞花序具6花,组成长5-15厘米穗状花序;下部苞叶卵状披针形,上部苞叶披针形,无柄,近全缘,小苞片线形。花梗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窄钟形,长约9毫米,被腺柔毛,内面无毛,10脉稍明显;萼齿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长约4毫米,具刺尖,微反折;花冠粉红或紫红色,下唇具紫斑,长约1.3厘米,冠筒长约9毫米,近基部前方微囊状,被微柔毛,运檐被微柔毛,内面无毛,上唇长圆形,长4毫米,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宽约3.5毫米,侧裂片卵形。
果: 小坚果黑褐色,卵球形,径约1.5厘米,被小瘤。
生长习性
甘露子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它比较不耐高温和干旱,遇到霜就会枯死。一般在冬季的时候它的地下茎可以越冬,春季温度达到8℃的时候开始萌芽。

甘露子在温度在20℃——24℃的时候,生长最旺盛。在10月份的时候,可食用的部分生长完成,11月份之后,地上部分枯死。
分布情况
产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及江苏等省区,原产中国,野生于华北及西北各省区,余地均多栽培;生于湿润地及积水处,海拔可达3200米。欧洲,日本,北美等地广为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品种分类
软毛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毛被灰白,密集或常疏生,虽平展及直伸,但很纤细而短。
产山西及陕西;生于山谷潮湿地或水沟边,海拔800-1600米。模式标本采自山西安邑中条山。
近无毛变种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各部近于无毛。
产湖北西部及四川东部;生于坡地上,海拔2400米。模式标本采自湖北秭归。
繁殖方式
块茎繁殖
块茎繁殖一般是运用在生产上的,繁殖量比较大,并且简单。

甘露子块茎繁殖的时候,从地下挖取根茎,一般需要选择白色的粗壮的根茎,将其切成小段,进行栽种。一般是每穴栽种2——3段,注意栽种之后要覆盖上土壤,压实会浇上水就好了。
一般在冬季种植的,在第二年的春季出苗,春季种植的,出苗则较快。
播种繁殖
甘露子也能采取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在进行播种的时候,将种子进行采收,然后在春季的3月份——4月份之间,将其播种。
播种的时候一般采取条播的方式,将种子播种到土壤里面,然后注意覆盖土壤,土壤稍微压实。
甘露子的种子的发芽率还是很高的,一般能达到50%以上,保持温度在17℃——20℃,大概10天左右能够出苗。
主要价值
甘露子是什么

在中医里面,甘露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甘露子属于味甘、微辛、性平的中药,对于调理人的身体有很好的效果。人们在食用它的时候,主要是吃其根状茎上的一种螺丝状的肥大茎块。这部分的形状与蚕很像,又被称为是地蚕和草石蚕。
治疗感冒
感冒主要是由于身体热毒引起的,因此,排出体内的热毒对于预防和治疗感冒都有很好的效果。甘露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对症下药,就可以很好的防治风热感冒。
食用方法:将甘露子洗净煮水,熬制一段时间后,将煮出来的水喝下,缓解感冒的效果一级棒。
防治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特别是对于男性来说,发展下去,还会造成其他疾病。甘露子对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极佳。

食用方法:把甘露子煎药后服下,可以有效地防止小编短涩的发生。
治疗神经衰弱
甘露子是补充益气、调节身体的一种良药。因此,平时生活中适当的食用甘露子,可以缓解头痛气虚、头晕目眩的症状,对神经衰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植物文化
花语
甘露子的花语是财富、神圣。
文化背景
甘露子在我国的历史还是比较久的,自古以来就有记载。据说,甘露子在17世纪末的时候传入了日本,在19世纪传入欧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