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甘草酸

2022-07-04 08:08:35 百科资料

甘草酸是甘草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甘草酸及其系列产品,对肉瘤、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艾滋病的抑制率更高达90%,有较强的增加人体免疫功能作用,而且也是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和香料基料。近年来,在医药、化工、食品、日用化工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中文名 甘草酸
  • 外文名 Glycyrrhizic Acid
  • 植物拉丁 Radix Glycyrrhizae
  • 植物中文 甘草

概述

  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已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其主要成分是:甘草甜素、甘草甙、甘草类黄酮、后幕比檀素、刺芒柄花素、槲皮素等。具有解毒,抗炎,镇咳,抗肿瘤,抗溃疡,抗菌等作用。同时,甘草甜素对艾滋病病毒具有抑制增殖作用;甘草次酸对骨髓瘤及腹水肝癌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具有明显的抗利尿作用;甘草素、异甘草素具有抗溃疡和解痉作用;甘草黄酮类尚具有抗氧和抑菌作用。

甘草酸

  国家药典认定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三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和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中以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甘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利用甘草治病的记载,距今己有2500多年。

  东汉《神农本草》称甘草为"美草"和"密甘",列为上品。中医药认为:甘草味甘、平,是补脾益气,止咳祉疾,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解毒的良药。美国FDA将甘草提取物列为安全无毒物质。科学研究证明,甘草主要含有甘草酸和黄酮类甘草甙(甘草甜素)。甘草提取物是一种具有抑菌、消炎、解毒、除臭等多种功能的添加剂

基本信息

  植物中文:甘草

  植物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甜草。

  植物拉丁: Radix Glycyrrhizae

  科:豆科

  使用部位: 根、根状茎。

  中文名称:甘草酸。

  中文别名:甘草甜素

  英文名称:Glycyrrhizic Acid

  英文别名:Glycyrrhizinic Acid; Glycyrrhizin; Liquorice Root P.E.; (3beta)-30-hydroxy-11,30-dioxoolean-12-en-3-yl 2-O-beta-D-glucopyranuronosyl-alpha-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triammonium (2S,3S,4R,5R,6R)-6-[[(3S,6aS,8aS,11S,12aR,14bS)-11-carboxylato-4,4,6a,8a,11,14b-hexamethyl-14-oxo-1,2,3,4a,5,6,6b,7,8,9,10,12,12a,14a-tetradecahydropicen-3-yl]oxy]-3-[(2R,3R,4S,5S,6S)-6-carboxylato-3,4,5-trihydroxy-tetrahydropyran-2-yl]oxy-4,5-dihydroxy-tetrahydropyran-2-carboxylate

  CAS号:1405-86-3

  EINECS号:215-785-7

  分子式:C42H62O16

  分子量:822.92

  沸点:1050.9°C at 760 mmHg

  闪点:589.4°C

  蒸汽压:0mmHg at 25°C

  用途:作为药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为甜味剂,广泛用于各类食品。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

主要用途

  (1)它是一种高甜度低热值的保健甜味剂,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50倍以上;可添加于食品,饮料,糖果业作甜味剂,还可以在黄色或棕色食品、饮料中兼作天然色素。

甘草酸

  (2)医药工业:用于镇咳祛痰、胃溃疡、急慢性胃炎、湿疹、皮肤瘙痒、肝炎、高脂血症、乳头瘤病毒、结膜炎,并用于治疗癌症及防治艾滋病。

  (3)化妆品及卷烟业;可防止皮肤炎、皮肤干燥、日晒、皮疹、润喉等。

  (4)甘草提取物可活化皮质甾类化合物(抑制代谢酶),间接的增强皮质甾类化合物的作用,可以使用于膏、霜、水、露、乳液、奶类和蜜类等所有化妆品,它可以中和或解除或减低化妆品的有毒物质,也可以防止有的化妆品的过敏反应,更适用于高级发用或肤用化妆品中。

  (5)甘草黄酮类成份,具有温和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甘草提取物目前已被证实是最有效的植物美白剂。

含量测定

  鉴别:取本品0.2g,加水5ml,盐酸3ml蒸馏,于蒸馏液中滴加2,4-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2~3滴,产生橙红色沉淀

甘草酸

  检查:干燥失重 取本品1.0g,在80℃真空干燥8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6.0%(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L)。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N),遗留残渣不得超过0.2%。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砷盐: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III J第一法),应符合规定(0.0002%)。

  含量测定:

  取本品4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稀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稀释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稀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 A),在252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甘草酸(C42H62O16)的吸收系数(E1% 1cm)为141计算。

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 甘草浸膏粉-甘草酸的测定-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甘草浸膏粉里甘草酸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中药制剂甘草浸膏粉。

  方法原理: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紫外检测波长228nm ,电压14kV ,以50mmol/L硼砂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氢氯噻嗪为内标,对甘草浸膏粉中的甘草酸进行定量分析。

试剂

  1. 硼砂

  2. 甘草酸单铵盐

  3. 氢氯噻嗪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毛细管电泳仪

  1.2 毛细管柱:;石英毛细管65cm×75μm I.D. ,有效长50cm

  1.3 紫外检测器

  2 毛细管电泳条件

  2.1 缓冲液:50mmol/L 硼砂溶液

  2.2 电压:14kV

  2.3 检测波长:228nm

  2.4 重力进样10s (高度7cm)

试样制备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甘草酸单铵盐4. 2mg(相当于甘草酸13. 9mg) ,置25ml量瓶中,用50mmol/L硼砂溶液定容至刻度,超声20min作对照品溶液。

  2.氢氯噻嗪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氢氯噻嗪0.2537g ,置250ml 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

  3. 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取对照品溶液适量,置10ml量瓶中,加入氢氯噻嗪溶液1. 0ml ,用50mmol/L硼砂溶液(含体积分数10 %甲醇) 定容至刻度,摇匀,配成浓度为0. 1390 、0. 2780、0. 5560、1. 1190、2.2380 g/L,作为绘制标准曲线的系列浓度标准溶液。

  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甘草浸膏粉约0. 113g ,置50ml 量瓶中, 另精密加入氢氯噻嗪溶液5. 0ml , 用50mmol/L硼砂溶液(含体积分数10 %甲醇) 定容至刻度,,超声30min,滤过即得。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上述标准溶液在毛细管电泳仪上进样10s,记录电泳图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检测器测定甘草酸的吸收度,以标准溶液浓度对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2. 供试品的测定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在毛细管电泳仪上进样10s,用紫外检测器测定甘草酸的吸收度,计算出其含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