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犀
2022-07-13 14:27:20 百科资料
瓠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hù xī,指瓠瓜的子,因排列整齐,色泽洁白,所以常用来比喻美人的牙齿。
- 中文名称 瓠犀
- 拼音 hù xī
- 解释 常用来比喻美人的牙齿.
- 出处 《毛诗正义》
- 成语 齿如瓠犀
出处
典源
《毛诗正义》卷三之二(续)〈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盻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释义
《朱熹集传》"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后因其洁白小巧,常用瓠犀微露形容女子的牙齿洁白美丽。
用法
唐·权德舆《杂兴五首》:"新装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新妆照镜自觉娇艳无比,微微一笑,时时露出洁白的牙齿。)
唐·权德舆《杂诗》之三:"一顾授横波,千金呈瓠犀。"
元·萨都剌《题杨妃病齿》诗:"一点春酸入瓠犀,雪色鲛绡湿香唾。"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樱唇半启,瓠犀微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