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瓠子歌

2022-07-15 00:44:19 百科资料

《瓠子歌》是由汉武帝刘彻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黄河决入瓠子河,淮、泗一带连年遭灾。至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竹所制成的楗堵塞决口,成功控制洪水。《瓠子歌》气势磅礴,对水患猖獗的描写入木三分,但是部分用词艰深晦涩。

  • 作品名称 瓠子歌
  • 创作年代 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
  • 作品出处 史记
  • 文学体裁 乐府
  • 作者 汉武帝

作品原文

其一

  瓠子(1)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2)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3)溢,鱼弗忧兮柏(4)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5)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6)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7)。

  齿桑(8)浮兮淮泗(9)满,久不返兮水维缓。

其二

  河汤汤(10)兮激潺湲(11),北渡回兮汛流难。

  搴(12)长筊(13)兮湛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14)。

  薪不属兮卫人罪(15),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楗石菑(16),宣防塞兮万福来。

注释译文

  (1)瓠子: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亦称瓠子口。瓠子河由此分一部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注入济水。

  (2)虑殚:心思用尽。

  (3)钜野:古湖泽名,即钜野泽,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北五里。

  (4)柏:通"迫",逼近。

  (5)旧川:原河道。

  (6)河伯: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河伯姓冯 ,名夷,一名冰夷,一名冯迟。因为渡河淹死,天帝封之为水神。

  (7)吾人:吾民,我的臣民。

  (8)齿桑:《康熙字典》:"《史记·河渠书》啮桑浮兮淮泗满。【注】啮桑,地名。"

  (9)淮泗:sì,泗水,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常同淮河一块连称淮泗。

  (10)汤汤:shāngshāng,大水急流貌。

  (11)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12)搴:qiān,取。

  (13)长筊:茭jiǒo,用芦苇和竹片编成的长索。

  (14)薪不属:堵河决的柴草不济、不足。薪,木柴。属 ,zhǔ,接连、供给。

  (15)卫人罪:卫地的人民认为砍伐淇园竹的行为是罪过。罪,意动词,认为……是罪过。卫人,卫地的人民;河南东北部为古卫国属地。

  (16)菑:zì,插入,树立,垒砌。

作品鉴赏

  《瓠子歌》第一首集中写黄河于瓠子河以后,洪水造成的危害。"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公元前132年(元光三年)春季,黄河于顿丘决口。入夏,又冲决了濮阳瓠子河堤,洪水注入钜鹿泽,流入淮河、泗水,梁、楚十六郡国均被水淹。汉武帝一向注意兴水利、去水患。这次遭灾后,他调拔十万人筑堤治水。不料,水患猖獗,塞而复坏,以至前功尽弃。"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洪水不走正道而离开以往的河床,像蛟龙一样肆虐为害。汉武帝怨天,认为是上天的意志,人力无可奈何。其实,祸水之所以向南漫延,恰恰是"人祸"造成的。汉武帝治水,丞相田昐却心下不安,他的封地尽在黄河以北地区,担心遭灾,就别有用心地对汉武帝讲:"塞之未必应天",用神意吓唬他。阻挠继续治水,致使东郡百姓遭灾达23年之久。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灾情最为严重,引起朝廷的不安。汉武帝下令将70万灾民迁徙到关中、朔方。"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这是把水患全部归咎于水神河伯,说他没有半点仁慈,泛滥不止的洪水淹没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却迟迟没有退去的迹象。

汉武帝画像

  《瓠子歌》第二首主要写堵塞决口的战斗场面。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调拔四万人筑堤堵水。汉武帝亲临现场,命将士一齐上工地,伐竹运土。"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难。"写施工的艰难环境,那是在急流中进行的。"搴长筊兮湛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这次治水,河伯总算是答应了,但是缺乏柴草。这是什么原因呢?汉武帝又归罪于卫地的人,怪他们把柴草都烧了。弄得现在筑堤垒坝都找不到柴草。"颓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没有柴草,汉武帝下令砍伐琪园的竹子,做成"楗"和"石菑",沉入河底,填土筑坝。这次治水,取得了胜利,降伏了为害20多年的蛟龙。为此,汉武帝很高兴,诏示官员们向百姓"宣防塞",让人们懂得兴修水利是造福子孙的大事。

  《瓠子歌》很有气势,形象地描摹出水患的猖獗和治水的战斗场面,但是其中夹杂了一些古奥的语句,读起来很费解。

作者简介

  汉武帝:姓刘,名彻(前156-前87年),江苏沛县人,是汉朝的第六个皇帝,庙号是世宗。汉武帝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四岁封胶东王,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汉武帝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政治上独尊儒术,巩固中央集权,经济上促进农业发展,开疆土,通西域,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创立乐府机构,促进了诗歌的发展。原有诗集二卷,已佚,今存诗四首。代表作《秋风辞》、《瓠子歌》

相关版本比较

  1、《史记 河渠书》版本

  其一

  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兮闾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其二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难。搴长茭兮沈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颓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万福来。

  2、《汉书·沟洫志》版本

  其一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鱼弗郁兮柏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其二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搴长蒋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3、《水经注》版本

  其一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虑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鱼沸郁兮柏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

  其二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难。搴长茭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隤竹林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