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菜

瓜子菜,是一种野菜,学名叫马齿笕。民间俗称"马蜂菜",或"长寿菜"。常生于园地或荒地。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马齿状,长1-3厘米,宽0.6-1.5厘米,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时盛开;苞片2-6,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黄色,倒卵形,长3-5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线形。蒴果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我国南北各地均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活力强,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广布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
植物栽培
在我国,马齿苋多以春夏季节到田野采集野生种的茎叶供食用为主,在有些发达国家已逐步转向以人工栽培为主,我国台湾省正大力推广人工栽培。栽培季节,亚热带地区的台湾省南部、广东、海南等地区,2月下旬开始播种,陆续采收到11月;江浙一带,春季于5月中下旬播种,如用保护地种植,可提前到4月份播种,6月-8月为生长旺期;华北地区露地栽培于6月上中旬播种。各个地区气温超过20℃时,可随时播种,分期播种,分期上市。马齿苋有两种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无性繁殖。马齿苋种子黑色、粒小,千粒重2~3克,亩用种100克左右,种子繁殖便于大面积生产。无性繁殖可行扦插,但不常用。
田间管理

播种或扦插后15~20天即可移入大田栽培,栽培面积较小时也可直接扦插到大田。移栽前将田土进行翻耕,结合整地每亩施入1500kg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或15~20kg三元复合肥,然后按1.2m宽开厢,按株行距15cm×20cm定植,然后浇透定根水。移栽最好选阴天进行,如在晴天移栽,栽后两天内应采取遮荫措施,并于每天傍晚浇水1次。移栽时按要求施足底肥后,前期可不追肥,以后每采收1~2次追1次稀薄人粪水,生长期间经常追施一点氮肥,其茎叶可以生长肥嫩粗大,增加产量,迟缓生殖生长,改善品质。形成的花蕾要及时摘除,以促进营养枝的抽生。干旱时要适当浇水,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马齿苋很少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喷药。
化学成分
全草含大量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和多量钾盐(包括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和其他钾盐)。还含多巴(dopa),多巴胺(dopamine),甜菜素(betanidin),异甜菜素(isobetanidin),甜菜式(betanin),异甜菜甙(isobetanin),草酸(oxal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以及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等。
药用价值
中药名 | 药用部位 | 性味 | 功效 |
马齿苋 | 以植物的全草入药 | 味酸;性寒 |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 通淋 |
马齿苋子 | 以植物的种子入药 | 味甘;性寒 | 清肝;化湿 明目 |
食疗价值
⑴马齿苋芡实瘦肉汤
【制作】马齿苋药膳
马齿苋50克,芡实100克,瘦猪肉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马齿苋摘去根、老黄叶片,用清水洗净,切成段;瘦猪肉切成丁,芡实洗净。把马齿苋、芡实、瘦猪肉丁同放入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滚,再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食用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该品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黏稠味臭、小便短黄、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滑者,亦可用于湿热泄泻、痢疾等。
⑵糖醋马齿苋
【制作】马齿苋200~250克,食醋30克,白糖适量。马齿苋洗净后,煎取浓汁250克,去渣,加入食醋、白糖适量,调匀后即可饮用。以上为1日量,1次或2次空腹温热饮用,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如需要进行第2、第3个疗程,可间隔半月再服。
【功效】该品有驱虫功效,适用于小儿钩虫病。
⑶马齿苋炒鸡蛋
【制作】马齿苋60克,鸡蛋4个,精盐、料酒、花生油、酱油、味精各适量。将马齿苋用温水泡10分钟,摘去根、老黄叶片,清水洗净,切成段,备用。把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加精盐、料酒、酱油、味精调味。炒锅洗净,加花生油,烧热,将马齿苋和鸡蛋倒入锅内炒熟,趁热佐餐食用。
【功效】该品有清热解毒、止泻痢、除肠垢、益气补虚功效,适用于治疗久痢。
其它用途
可作兽药和农药;嫩茎叶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