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瑕疵担保

2022-07-13 12:19:06 百科资料

瑕疵担保是合同法上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分为物的瑕疵担保权利瑕疵担保

《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一章对瑕疵担保作了较大篇幅的规定,但它的重点在于物的瑕疵担保,而对于权利瑕疵担保仅有三个条文涉及。

  • 中文名称 瑕疵担保
  • 所属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介绍

  权利瑕疵担保主要适用于买卖合同,它起源于罗马法上的"追夺担保"制度。罗马法上的"追夺担保"是指第三人基于所有权、用益权或抵押权,将买卖标的物从买受人手中追夺时,出卖人即应负担保责任。但是罗马法并没有强加于出卖人使买受人取得完全权利的义务,只是令出卖人赔偿损失。近代许多国家在继受罗马法时,发展了这一制度。意大利民法强加于出卖人防御义务;德国民法表现为使买受人取得权利的义务;而法国民法则规定了出卖人有防止追夺的义务[1]。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50条的规定,权利瑕疵担保是指出卖人就其出卖给买受人的标的物,负有保证买受人得到完全的所有权,不受第三人追夺的义务;而在违反该义务,使买受人受到损失时,出卖人应负相应的赔偿责任。

  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是出卖人应对买受人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对第三人承担的责任。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保证买受人能得到不含瑕疵的完全所有权,使权利能在当事人之间顺利地转移,以维护交易的安全。

具体内容

第150条

  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151条

  买受人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第三人对买卖的标的物享有权利的,出卖人不承担本法第150条规定的义务。

第152条

  买受人有确切证据证明第三人可能就标的物主张权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应的价款,但出卖人提供适当的担保的除外。

  "

其他内容

  为了保护买受人的利益,《物权法》草案第110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即时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在受让时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

  (二)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

  (三)转让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四)转让合同有效。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这一规定使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使得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大大地得到扩展,但它同时也降低了出卖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可能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