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理解

2022-06-26 00:53:19 百科资料

理解,汉语词汇,拼音是lǐ jiě,意思是顺着条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一定的认知上了解,明白。

  • 中文名称 理解
  • 外文名称 Understand;Comprehend;Apprehend;Follow;Grasp;Perceive
  • 拼音 lǐjiě
  • 词性 动词、名词
  • 褒贬 中性词

解释

  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从道理上了解,指了解,认识,说理分析, 见解。

出处

  宋·苏轼《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 郢 人之鼻斲,信矣。"

  元·刘将孙《登仕郎赣州路同知宁都州事萧公行状》:"纷纭蜂舞,未易缕析而理解者。"

  《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 光朝 )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六合之内,固无奇不有,而此则尤难理解者矣。"

  毛泽东《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许地山《补破衣的老妇人》:"他凑合多少地方的好意思,等用得着时,就把它们编连起来,成为一种新的理解。"

  钱钟书《围城》七:"他很喜欢汪太太 ,因为她有容貌,有理解,此地只她一个女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濂、洛、关、闽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

相关名言

  • 爱是理解的别名。--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 每个人都有他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情理上是可以宽恕的。--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
  • 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 人们对一切都会厌倦,除了对理解。--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 一个不被理解的真理会变成一个错误。 --法国巴劳尔
  •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美国总统威尔逊
  • 对真理的错误理解,不会毁灭真理本身。--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
  • 理解力迟钝的人以为迟钝是知识的本质。--德国哲学家 尼采
  • 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 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 圣佩韦
  • 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法国作家法朗士

哲学名词

概念

  理解是将未知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逻辑同人固有的认识相统一的过程。人在认识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事物的发展逻辑与认识主体(人)原有的认识不发生对立、冲突或矛盾,我们就称之为理解,否则就称为不理解或者难以理解。

  理解是每个人的大脑对事物分析决定的一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般也称为了解或领会。理解与概念和问题都有密切关系,有时是互相重叠的。

类别

  理解又可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直接理解是不要求中介性的思维过程的,常和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如对本民族的语言和其他熟悉事物的理解等。间接理解须经过复杂的思维过程。常是从最初模糊的、未分化的理解逐渐过渡到明确的、清楚的理解,其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间接理解总是针对复杂的、陌生的事物,并带有问题解决的特点。

辨析

  理解、概念和问题三者关系。

  理解不等同于体会,两个词是有明显的差别的。理解是个体对事件的逻辑表示赞同,也不排除有个人体验,但主要是承认事件的逻辑关系。

  根据理解的对象不同,可将理解分为不同的形式,如对人们的言语和行动、自然和社会现象以及科学理论的理解等。对人们的言语的理解是把握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对人们的行动的理解是把握其动机和效果;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常是把握其因果关系或其结构和功能;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主要是为把握论据的逻辑联系。

  理解常以问题解决的方式来进行。对提出的问题所给予的回答,可以表现出理解的不同程度或不同水平。理解的标志之一,是对所理解的对象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包括对语言材料能加以改组,改变其表达方式。对某事物理解不确切,难以用自己的话表述,或仅能背诵原文,这说明对文句或事物并未有真正的理解。理解的另一标志,是根据对某一事物的理解,能独立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如仅能根据他人的指导来完成它,也不能认为有真正的理解。对客体进行实际操作常能帮助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言语表达和实际动作有时并不一致。良好的理解应是二者的结合。

  理解事物时,须运用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经验。过去知识经验的有无或多少,对理解能否顺利地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词与直观形象的结合,在理解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词的说明可能还不足以使人完全理解,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直观形象不仅有助于说明所要理解的客体,而且有助于把握其本质。

  总之,最重要的是大家学会理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