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球果假水晶兰

2022-06-27 23:42:32 百科资料

球果假水晶兰(拉丁文名:Cheilotheca humilis (D. Don) H. Keng),别名:坛果拟水晶兰、长白拟水晶兰、球状拟水晶兰、长白假水晶兰、东北假水晶,鹿蹄草科、假水晶兰属腐生草本植物,多年生,全株无毛,干后变黑,肉质,或顶部稍有毛。生于海拔900-3100米的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下。

  • 中文名称 球果假水晶兰
  • 别称 矮拟水晶兰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腐生草本植物,多年生,全株无毛,干后变黑,肉质,高7-17厘米;茎粗3-6毫米,或顶部稍有毛。根细而分枝,集成鸟巢状,质脆。叶鳞片状,无柄,互生,在茎之基部较密,长圆形、阔椭圆形、阔倒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10-2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钝,基部较狭,边缘全缘或有细小齿,无毛,在茎顶端密集。花单一,顶生,下垂,无色,花冠管状钟形,长14-25毫米,直径5-13毫米;萼片(2-)3-5,长圆形,长17-19毫米,宽6-8毫米,先端钝头;花瓣3-5,长方状长圆形,长14-25毫米,上部较宽,宽8-12毫米,边缘外卷,先端圆截形或截形,基部成小囊状,内面有长毛;雄蕊8-12,等长,长10-15毫米,花药近倒卵圆形,紧贴在柱头周围,橙黄色,被细小疣,花丝稍扁平,有疏粗毛;子房卵形或长圆形,无毛,侧膜胎座6-13;花柱极短或较长,长2-5毫米,无毛,柱头宽大,中央凹入呈漏斗状,直径3-5毫米,常为铅灰蓝色,有疏长毛。浆果近卵球形或椭圆形,长12-19毫米,直径11-15毫米,下垂,无毛;种子多数,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0.45-0.5毫米,宽约0.2-0.2 5毫米,淡褐色,有光泽及网状突起。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0-3100米的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浙江、台湾、云南、西藏。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也有分布。

物种区别

  本种的主要特征是花瓣内面有长毛,花丝有柔毛,花药被细小疣,很容易与我国其他假水晶兰区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