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全称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英语:Zhujiang New Town 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简称APM线)是广州地铁的一条运营中的路线,全国第一条受理移动支付及金融IC卡项目的地铁线路,广州第一条使用胶轮路轨系统的路线。代表色为天蓝色。属于旅客捷运系统。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于2006年6月30日开始建设,至2010年11月8日开通并试运行。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南起海珠区的广州塔,向北下穿珠江主航道到达海心沙,再经过珠江新城花城广场中轴线,经过天河体育中心到达林和西站。线路总长约3.94公里,全部采用地下线路,共设9座车站。
- 中文名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 外文名 Zhujiang New Town 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 (APM)
- 简称 APM
- 运营地区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 服务类型 旅客捷运系统
建设历程
2006年6月30日,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在林和西站工地正式开工。
2007年7月16日,广州地铁与庞巴迪签订系统供应合同。庞巴迪将向广州地铁提供14辆CX-100车辆,CITYFLO 650列车控制系统,18个专用道岔。
2008年1月1日,天河南一路站-体育中心站区间左线盾构机抵达体育中心站。至此天河南一路站-体育中心站-林和西站区间双线贯通。
2008年6月8日凌晨,市民广场站-天河南一路站区间左线盾构机成功下穿1号线隧道,标志着市民广场站-天河南一路站区间双线贯通。右线已于2007年9月下穿完成。
2009年4月19日,赤岗塔至广州歌剧院区间右线盾构机出洞,抵达广州歌剧院站南端吊出井。
2009年4月26日,位于赤岗的广州新电视塔工地突然地陷,半小时内形成一个10多平方米的大坑。
2010年3月20日,第一列APM列车进入赤岗塔车辆段。
2010年11月8日14时,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开通并试运行。
2010年11月,随着广州亚运会的结束,赤岗塔站(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正式开通。
2011年2月19日,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延长服务时间1小时,即发车时间从8:00~21:00。
2011年2月24日,海心沙站开放,同日服务时间再延长1个半小时,即发车时间从8:00~22:30。
2011年4月20日,最后两辆客车(编号分别为M1A002、M1A009)运抵赤岗塔停车场。至此,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一期7列(14辆)客车全部到货。
2013年12月28日,赤岗塔站改名为广州塔站,歌剧院站改名为大剧院站。
2016年8月18日,APM线正式开始受理移动支付及金融IC卡项目,APM线成为国内首条可使用Apple Pay等银联"云闪付"付费过闸的地铁线路。
运营信息
发车时间
站名及配色 | 首班车发车时刻 | 末班车发车时刻 | 换乘路线 | 所在区 | 启用时间 | 车站形式 | 开门方向 | ||
---|---|---|---|---|---|---|---|---|---|
往广州塔 | 往林和西 | 往广州塔 | 往林和西 | ||||||
林和西 | 7:00 | - | 23:30 | - | 3号线 | 天河区 | 2010年11月8日 | 地下岛式站台 | 左侧或右侧 |
体育中心南 | 07:02 | 07:09 | 23:31 | 23:38 | - | 左侧 | |||
天河南 | 07:03 | 07:08 | 23:32 | 23:37 | - | ||||
黄埔大道 | 07:04 | 07:06 | 23:33 | 23:35 | - | ||||
妇儿中心 | 07:06 | 07:05 | 23:34 | 23:34 | - | ||||
花城大道 | 07:07 | 07:04 | 23:36 | 23:33 | - | ||||
大剧院 | 07:08 | 07:03 | 23:37 | 23:32 | - | ||||
海心沙 | 07:09 | 07:01 | 23:38 | 23:31 | - | 2011年2月24日 | |||
广州塔 | - | 07:00 | - | 23:30 | 海珠区 | 2010年11月28日 |
由于海心沙岛作为亚运开闭幕式场馆,为安保需要,海心沙站及赤岗塔站(现广州塔站)无法赶及在2010年11月8日随全线启用。但在同年11月28日前,列车仍以不载客形式途经该两站并折返。
行车间隔
星期 | 峰期 | 时间段 | 行车间隔 |
---|---|---|---|
周一~周五 | 高峰 | 7:00~9:30 | 5分钟~6分钟 |
低峰 | 9:30~23:30 | 6分30秒~7分钟 | |
周六、周日 | 高峰 | 13:30~19:30 | 5分钟~6分钟 |
低峰 | 7:00~13:30,19:30~23:30 | 6分30秒~7分钟 |
硬件设施
列车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列车是美国庞巴迪公司生产的CX100车型列车,该车型在过去35年中,已在20多个城市成功运用,是一款成熟的胶轮客车。

APM列车外型大气,以白色为主色调,周身配饰一条彩色花纹饰带,最高运行速度为60公里/小时,每节车可作为独立运行的最小单元,两端设置有全自动车钩,通过全自动车钩可以快速连挂。运营初期列车以两节编组运行,两节编组列车长约24米,宽约3米,未来根据客流量增加可快速增加为三节编组列车。
每节车室内设置有6个LCD可视频显示屏,可与车站实时同步播放视频信息,另外,还设备有4个文字滚动LED显示屏,可播放到站提示等信息,为乘客提供清晰的乘车指引;每节车每侧设置2组电动门,每组门宽约2.5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宽敞大气。
跟广州地铁既有列车最大的不同就是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控制模式,列车没有单独司机室,两端设置为宽敞明亮的玻璃,可为乘客带来不一样的休闲观光体验。APM列车的牵引、制动等子系统均无独立的控制单元,全部控制由车载ATC系统及区域ATC系统来完成。列车控制系统车载ATC控制所有车载的安全的和非安全的操作,它由车载ATP和车载ATO组成。车载ATP主要负责列车安全方面的功能:与区域ATP通信、确认列车的具体位置、保护列车行进、车门允许动作使能、监控系统安全和自我诊断。车载ATO主要负责列车非安全方面的功能:与区域ATO和车载ATP通信、控制列车行进、与牵引制动控制接口、操作车门动作、乘客信息控制、与ORS通信、接触屏终端接口和自我诊断等。
站台
全线共设有9座车站,分别为:林和西站(与三号线换乘)、体育中心南站、天河南站、黄埔大道站、妇儿中心站、花城大道站、大剧院站、海心沙站、广州塔站(与三号线换乘)。 其中,广州塔站还可出站到江边换乘广州有轨电车。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最大站间距669米,为体育中心南站至林和西站区间。最小站间距为394米,为天河南站至体育中心南站区间。平均站间距464米。
全线车站的站台,均为岛式站台,站台有效长度为40米。两侧均设有松下电工(中国)提供的屏蔽门,但屏蔽门的控制部件依然由庞巴迪的合作伙伴美国Horton Door提供。
停车场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设有广州塔停车场,位于本线广州塔站以南,广州塔南广场的西侧。车场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两层建筑,地面为广州塔广场绿化用地,上面将建造7.2米高的观光平台,有部分立柱与车场合建。车场受到艺苑小区拆迁的影响,车场分成两期建造。一期工程投影面积为3036.9平方米,二期车场工程投影面积为7563.0平方米。
安全保障
消防要求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工程的站台宽度、出入口设置均满足消防疏散要求,且通过消防专项审查才能开通运营,不存在安全隐患。
应急预案
广州地铁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应急预案进行客流控制。遇突发大客流时,会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在车站的特定控制区、入闸机、出入口等区域,实行"点、线、面"客流控制措施,并通过广播、电视、电台及时告知市民,从而做到全线的安全运营。同时,也请广大乘客听从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主动配合车站大客流疏导工作,以确保人流不会过度积聚,并能够及时疏散。
实践考验
从具体实践来看,广州地铁能很好地应对节假日均会出现的大客流状况,尤其是成功经受住了2010年11月5日784万人次的冲击,这些事实证明,广州地铁客流控制应急预案是能够确保安全运营的。
票价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全程9个站,采用一票制,上车后不分远近都是2元,与公交车票价相当。与其他地铁线路换乘时,需要先出站再进APM车站检票扣费,出站通过单向通道离开。持羊城通刷卡进站的乘客,票价可纳入公交优惠方案,即享受15次后6折的优惠。 2016年底前,使用移动支付票价仅为0.2元。
作用和意义
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是世界首条地下无人驾驶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将解决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疏导,它将是珠江新城CBD地区和天河商贸区内部的公交骨干线,同时也可加强与海珠区联系,满足其内部、珠江新城与天河商贸区、观光塔之间客流的交通需求,以及旅游观光购物的出行需要。与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快捷方便的连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