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环太平洋

2022-07-13 23:05:38 百科资料

《环太平洋》是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一部科幻电影,由查理·汉纳姆、菊地凛子、伊德瑞斯·艾尔巴、朗·普尔曼等人主演。

影片主要讲述人类遭受了太平洋海底巨型怪兽的入侵,为了抵抗海洋怪兽的进攻,人类研制出了高大的机器战士并配备有最顶尖科技的装备对来犯的怪兽进行还击。电影聚焦Raleigh Becket(查理.汉纳姆饰)在身上,他曾是一位退役的驾驶员,他将在片中与未曾实战的Mako Mori(菊地凛子饰)联手,驾驶被废弃很久的危险流浪者机甲“Gipsy Danger”对抗入侵的怪兽。

该片于2013年7月31日中国上映。

  • 中文名 环太平洋
  • 类型 动作,科幻,剧情
  • 外文名 Pacific Rim
  • 主演 查理·汉纳姆、伊德瑞斯·艾尔巴、菊地凛子、朗·普尔曼
  • 其他名称 Огненият пръстен

剧情简介

  当被称为怪兽的外星怪物从海中势不可挡地冒出来时,它们带来的,是一场夺取百万生命和人类资源的战争。接连摧毁旧金山、马尼拉和墨西哥等城市后,怪兽数量与攻击次数越来越多。为了对抗怪兽的袭击,人类启动代号“机甲猎人”(Jaeger)的作战计划,亦即以“巨大神经元合体机械人”为地球设下防卫机制。

环太平洋

  两名驾驶员必须透过神经元合体,才能同步操纵巨大的机械人,一旦连结失败,就会引发大灾难,只是这群配备精良的机械人,却仍然挡不住汹涌袭来的残暴巨兽。

  驾驶员罗利(查理·汉纳姆)和哥哥杨希在一场怪兽作战中,哥哥不幸被怪兽吞噬,罗利因此意志消沉,逃离战斗前线。但随着怪兽威力越来越强大,攻击越来越频繁之际,机甲猎人数量也越来越少。罗利和来自日本的新人麻子(菊地凛子)必须驾驶危险流浪者机甲,担负起拯救全世界的重责大任,在面对怪兽威胁与两人各自伤痛记忆的过往,他们能够成功达成任务吗?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
Raleigh Antrobus查理·汉纳姆
Mako Mori菊地凛子
Stacker Pentecost伊德瑞斯·艾尔巴
Hannibal Chow朗·普尔曼
Newt Gotlieb查理·戴
Diego Klattenhoff迭戈·克莱特霍夫
Gottlieb伯恩·戈曼
Aleksis罗伯特·梅耶
Tendo Choi小克利夫顿·克林斯
Tommy T拉里·乔·坎贝尔
Herc Hansen麦克斯·马蒂
Chuck Hansen罗伯特·卡辛斯基
Miles布拉德·威廉姆·亨克
Child杰克·古德曼

职员表

出品人:Callum Greene、乔·贾希尼、玛丽·帕伦特、Jillian Share Zaks、托马斯·图尔
制作人:吉尔莫·德尔·托罗
副导演(助理):Jeff J.J. Authors、Adam Bocknek、Jack Boem、Alexander H. Gayner、Andrew Pritchard
编剧:特拉维斯·比彻姆、吉尔莫·德尔·托
摄影:吉尔莫·纳瓦罗
配乐:拉民·贾瓦迪
剪辑:Peter Amundson、John Gilroy
道具:Jodi A. Tario
选角导演:马格里·辛姆金
艺术指导:Andrew Neskoromny、卡罗尔·斯派尔
美术设计:Elinor Rose Galbraith、Richard L. Johnson、Andrew Li、Sandi Tanaka
造型设计:Elinor Rose Galbraith、Richard L. Johnson
服装设计:Kate Hawley
视觉特效:Lindy DeQuattro、约翰·诺尔、艾迪·帕斯克罗、Zachary Tuck
布景师:Peter Nick
发行:中国地区新媒体宣传:北京伟德福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音乐原声

《环太平洋》原声曲目列表

  配乐:拉敏贾瓦帝(Ramin Djawadi) 特别邀请:汤姆莫瑞洛(Tom Morello)

  Pacific Rim (feat. Tom Morello)

  Gipsy Danger

  Canceling The Apocalypse

  Just A Memory

  2500 Tons Of Awesome

  The Shatterdome

  Mako (feat. Priscilla Ahn)

  Call Me Newt

  Jaeger Tech (feat. Tom Morello)

  To Fight Monsters, We Created Monsters

  Better Than New

  We Are The Resistance

  Double Event

  Striker Eureka

  Physical Compatibility

  Category 5

  Pentecost

  Go Big Or Go Extinct (feat. Tom Morello)

  Hannibal Chau

  For My Family

  No Pulse (feat. Tom Morello)

  Kaiju Groupie

  Deep Beneath The Pacific

  The Breach

  We Need A New Weapon 

幕后花絮

  1. 片中的“怪兽”(Kaiju)一词来自于日文,意为“巨型猛兽”,多出现在日本的科幻片中,比如《哥斯拉》,而“机甲猎人(或称贼鸥)”(Jaeger)则来自于德文,意为“猎人”。
  2. 这是吉尔莫·德尔·托罗自从《魔鬼银爪》以来,第一部让朗·普尔曼扮演人类角色的影片。
  3. 吉尔莫·德尔·托罗从戈雅和Hokusai的绘画中得到了创作机甲的灵感。
  4. 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吉尔莫·德尔·托罗受到了很多日本动漫的影响。但是他尽力不在电影和机器人的设计中表现出这些影响。
  5. 影片的编剧,萌生这个“机器战甲”的念头,是来自他在加州海边的一次散步。那天有很大的雾,他发现码头的形状在雾中看起来很像是某种人造物。随后,他幻想这个东西是一个人造的机器人,正在海里潜伏着,准备战斗。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
  6. 有一个实物大小的机甲被剧组制作了出来,放在多伦多。这个机甲有20吨重,能做一些特技动作。后期制作团队,就是根据这个机甲的动作和物理表现,制作了其他的机甲的战斗特效。
  7. 影片的拷贝在假名《平静的海》(Still Sea)的伪装下,被送到了各个电影院。
  8. 汤姆·克鲁斯原本有望在这部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的,但是未能成行。
  9. 因为日本大地震的原因,《环太平洋》的出资方传奇影业曾要求德尔·托罗改写剧本,让海中怪兽另找地方撒野,不去骚扰已经千疮百孔的日本了。
  10. 影片在中国上映时因几个的“雷人”翻译,引发了究竟该“接地气”还是忠于原片的争议。

影片制作

制作背景

  《环太平洋》由华纳兄弟与传奇影业公司推出,传奇影业/DDY制作,由吉尔摩·德尔·托罗执导。本片以2D、3D版本上映,部分戏院则会有IMAX版,并由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旗下的华纳兄弟全球发行。

环太平洋

  此片的幕后创意团队包括奥斯卡得奖摄影指导吉尔摩·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制作设计安德鲁·奈斯可兰尼和卡萝丝·碧儿、剪辑彼得·艾蒙森和约翰·吉尔罗,以及服装设计凯特·荷利。配乐则是由拉敏·贾瓦迪所编写。视效总监是约翰·诺尔和詹姆斯·普莱斯,动画总监则是豪尔·席可。

  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编写和制作了本片,故事由编剧特拉维斯·比彻姆原创,他是在环太平洋的加州海岸线上构思出这个故事的中心要素。比彻姆称这个原创故事,里面有结合人类和机械人对抗外星怪兽的殊死战,而这些外星怪兽并不来自于银河系,而是从海底窜出。

  然而对这种规模的动作钜片来说,制片者也需要打造出能够与之平衡的人性中心故事。制作人乔·贾希尼则表示:“不管面对多大威胁,电影的主题仍然是人性光辉。”

制作团队

  全球携手对抗怪兽这点被反映在巨械战甲的设计,色调,和徽章上,这些全都呼应它们的国籍。五架主要参与战斗的机甲是:美国的危险流浪者,中国的暴风赤红,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日本的探戈狼和澳大利亚的尤里卡突袭者。剧组在设计一心毁灭世界的恐怖怪兽时也投注了同等心力。德尔·托罗召集了一些业界概念艺术家,来设计他口中的“最恐怖但同时又是你能想像最雄伟的生物”,每一只特色各异,还有不同的致命能力。

  赋予巨械战甲和怪兽生命并让它们跃上大银幕的是光影魔幻工业特效公司的众特效技师们,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德尔·托罗合作。本片的卡司一样来自世界各地,领衔主演的有汉纳姆和伊德瑞斯·艾尔巴、菊地凛子、查理·戴、罗伯特·卡辛斯基、麦克斯·马蒂尼、小克利夫顿·克林斯、伯恩·戈曼以及朗·普尔曼。由于制作规模庞大,剧组动用了多伦多松林片厂的每个影棚,其中两个是全世界最大的。而被称为联结舱的场景是由大型平衡仪所打造。

拍摄

  《环太平洋》于2011年11月14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正式开拍,直到2012年4月结束。而导演本人在第二周的拍摄工作临近尾声时向媒体提及了本片的进度。在摄制过程中,本片的代号被称作“Silent Seas”以及“Still Seas”。

环太平洋

  在本片之前,吉尔摩·德尔·托罗从没有在115天之内拍摄完一部电影,不过《环太平洋》的拍摄周期只有103天。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德尔·托罗拟定了一个单分出来的单位,这样他就可以每天早于主单位开工,以及在他的休息日也能制作。在这103天内,吉尔摩·德尔·托罗每天工作17~18个小时,一周7天无休。此外,他还采用了新的方式来指导演员的表演,他允许演员有“失败”的动作和即兴发挥;不过全片还是在德尔·托罗的牢牢掌控之下拍摄,“所有的东西,100%都要迟早从我眼前过一遍。我统揽一切。有些人喜欢这样,有些人不喜欢,但为了完成影片,这是唯一的方法。”。

  《环太平洋》使用了瑞德数字电影摄影机公司的Red One数字摄像机拍摄。最开始的时候,吉尔摩·德尔·托罗并没有想要把本片拍成3D电影的打算,他认为影片中机甲和怪兽的庞大体型不会给3D带来好的效果。不过后来影片被宣布将会通过转制提供3D版本,而转制的周期超过了40个星期。吉尔摩·德尔·托罗说:“我能跟你说什么呢?我改变我的想法了,我不是去竞选,我可以成为罗姆尼。”

  吉尔摩·德尔·托罗从电影中剪掉了大约1个小时长的原片素材。

发行信息

上映时间

  上映地区

  上映时间

  上映地区

上映时间

  中国大陆

  2013年7月31日

中国台湾2013年7月11日

  法国

  2013年7月17日

印度2013年7月12日

  日本

  2013年8月9日

巴西2013年8月9日

  新西兰

  2013年7月11日

中国香港2013年7月18日

  澳大利亚

  2013年7月11日

德国2013年7月18日

  阿根廷

  2013年7月11日

希腊2013年9月12日

  俄罗斯

  2013年7月11日

南非2013年8月16日

  美国

  2013年7月12日

葡萄牙2013年7月18日

  英国

  2013年7月12日

荷兰2013年7月18日

  西班牙

  2013年7月12日

丹麦2013年7月18日

  保加利亚

  2013年7月12日

比利时2013年7月17日

  爱尔兰

  2013年7月12日

瑞典2013年7月17日

票房纪录

  美国首周末收获3830万美圆名列第三位,北美累计1.018亿。香港累计3170万港币。

环太平洋

  《环太平洋》自7月3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后,中国内地上映首日收获5606万元(含零点场372万),仅次于《钢铁侠3》的1.18亿,成为2013年进口片首日票房亚军。上映两天票房破亿。 首周五天收2.9亿元人民币(约4500万美元),成为当周票房冠军,这一成绩也超越了《小时代》的2.7亿,成为2013年中国暑期档中首周成绩最高的。次周入帐2.1亿蝉联冠军,12天累计5亿。第三周收1.5亿实现三连冠,中国以累计6.5亿的成绩超越北美成为本片第一大票仓。第四周收4000万列第四,累计6.9亿。

  《环太平洋》在海外第六个周末于58个市场再度收下2000万,其中大部分(1460万)依然来自中国内地。这部机甲战怪兽题材的科幻片在中国内地公映3周的累计入账1.03亿美元(6.4亿人民币),成功逆袭北美(9840万),成为首部中国内地表现完胜北美的好莱坞A级制作。

获奖记录

时间获得奖项
2014
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特技效果(提名)
2013
第15届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夏日电影-动作/冒险类 (提名)
2013
第17届好莱坞电影奖 视觉效果奖(获奖)

影片评价

知名评论

  视效获赞

  《村之声》评论称:“ 《环太平洋》就是那种你希望德尔·托罗拍摄出的科幻大片,而他也不遗余力地满足了你的这个要求。”

环太平洋

  《好莱坞报道者》评论称:“这部电影比人和怪物对打的那种电影要好很多、聪明很多。”

  《每日星报》评论影片是一部“令人很爽快的暑期档娱乐大片。”

  movies 则言简意赅地用了“巨牛”两个字来形容这部影片。

  故事薄弱人物情感遭诟病

  《卫报》评论称:“清片情节淡薄,对白稀少,除了画面没什么意思。”

  《国际银幕》评论称:“这是一部闪着智慧火花、偶有先见之明的影片,但它却被了无生趣的角色和没有演技的表演所拖累。”

  《综艺》杂志则称:“这应该是德尔·托罗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拍摄的最直白、最不值一文,也是最吵闹的电影了。”

  日本受赞

  日本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看完《环太平洋》试映之后连续刷屏发十多条twitter称赞:“德尔·托罗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视觉效果,本片不但值得尊重,还让人想象到未来娱乐大片的样子。”

  日本动漫届今石洋之、西川伸司、开田裕治等均发文表示支持,其中今石洋之表示:“无论是看的时候还是看完以后,分镜头和脚本都在脑内乱舞,这样的事无论如何都是很好的。这部电影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新快报评论

  简单粗暴

  影片开场不久就开始陆续展现机甲战士与各种怪兽大战的场景,在后半段,更是战事不断,机甲军团几乎没有喘气的时候。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剧情上实在没什么亮点,甚至有点幼稚,“就是一直打一直打,打完这个,再来两个,直到所有机甲都打没了,怪兽也完蛋了,这就属于简单粗暴型的。”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这种科幻大片就别太要求剧情了。​

  大场面特效

  《环太平洋》被定位为酷炫的科幻电影,而它新特效科技,也带来了非常不错的视觉效果。庞大的机甲战士多次在海底对战凶猛怪兽,两者间频繁撞击及厮杀,钢铁之躯被撕裂以及怪物被斩杀后内脏依然跳动的场面,逼真震撼;而怪兽冲出水底蹿入城市后抬脚踏平高楼,所到之处楼塌地陷,灾难场面壮观。观影现场,观众对影片特效给出了不错的分数。

  中国元素“打酱油”

  不少好莱坞片都挺重视中国元素,而《环太平洋》更有八成场景是设定在香港,机甲人培训基地以及与怪兽的对抗主战场都是在香港。影片中出现了不少维港夜景镜头,更有香港街道特写,不过,这些场景的呈现却没讨到好,反而被认为山寨、过时了一点。除了场景,之前让影迷瞩目和期待的还有中国的机甲战士“暴风赤红”,三臂的红色巨人由华裔三胞胎驾驶员驾驭。三胞胎兄弟在出战前有一场打篮球的戏,两个镜头;之后“暴风赤红”出战,没几下就被怪兽打趴下了,明显是“打酱油”的命,对此,不少观众表示“没意思”。

环太平洋

  媒体综评65分,其中《罗杰·艾伯特网站》、《坦帕湾时报》、《纽约时报》和《每日电讯报》给出满分;烂番茄新鲜度72%,获得良好口碑,一般认为动作场面与视觉效果非常精彩,剧情太过简单。

  美媒代表性评价有:“头脑与肌肉俱全,巨型机器与凶恶怪兽之间的搏斗惊心动魄,在保证足够养眼元素的同时打造出史诗般地气魄”,“充斥着各种噪音、碎屑和破坏的动作影片,但延展至每一个角落的兴奋与活力,乃至刻意安排的细节铺垫都让本片疯狂”,“在批量的战斗场景之间,德尔莫还不忘塑造他特有的温情和艺术观感,也正是如此才让本片没有那么冰冷和无趣”,“多了一些其他机器人大片那样的聒噪与喧嚣,少了一些吉尔莫-德尔-托罗式的沉静内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中国大陆上映版本的翻译过于追求潮流化、本土化,部分译文对台词原意有所改动或扭曲,一些翻译甚至出现严重的低级错误,引起大陆观众的广泛争议以及对翻译员贾秀琰的不满甚至抵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