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耕

王耕 号次山,江苏常州人,1954年生。早年拜王个移为师,并得到大师的熏陶和指点。与吴冠南、陈海良等友善。擅长文人画,书法以大草,小楷尤为见长。现为《民族美术》杂志副主编,荣宝斋特约画家。2008年评为"最具有收藏价值的书画家"。
- 中文名称 王耕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54年
- 籍贯 江苏常州
- 号 次山
人物经历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读王耕先生的写意花鸟画
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曾言"清初花鸟画恽南田开毘陵派,吾每叹其画太文。清末花鸟画,吴昌硕开后海派,吾每哀其画太野。"其实中国画艺术的"文野之分",由来已久。文与野是对艺术的品评,其实无所谓高低贵贱,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结晶,画家所追求平淡天真的中和之美是中国画的一个更高的境界。

人物成就
今天常州的王耕先生就是一位集"毘陵派"与"后海派"之长,又能自开面目的画家。他的绘画是来自传统的主题与题材,绘画语言很简单,就是传统的技法,传统的笔墨。然而他的思想却很现代,这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清醒的看出来一种当代人的智慧与心性把传统主题和传统的笔墨演绎成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王耕早年拜著名的花鸟大家王个移为师,又上追吴昌硕、齐白石、八大、徐渭。以书入画,用笔苍古浑厚,雄强豪迈。 如错金煅铁,笔下的花卉刚劲婀娜,风神妁约。用色大胆,愈红愈艳,愈艳愈雅,正是这种难得的大俗大雅,使得他的大写意花鸟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代画家在创造个人风格面貌上各尽其能,百花齐放,但真正在画自己思想、情感的并不多。画家个人胸臆的抒发,情感的真切注入,这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情意"二字,画家作画就是自己的一切性情和性情中的一切全力的倾注,这才能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来。王耕就是这样一个性情的人,一个性情的画家。这里说的性情并非豪放、粗狂等外在表现,而是一种忘我的创作状态,用杜甫的话来讲就是"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他的作品在结构上是不拘常态的,水墨淋漓、墨彩交融,任由感觉支配,形成画面上大开大合布局,富有一种自由忘我的趣味,大画空间跌宕,小品也奇构生发,故而能让人获得清新而澄目的快意。
王耕先生的作品展示在眼前,我的首先感受是,他的艺术与我们的心灵是砰然相接。他的作品以气胜,极具张力,特别是大幅作品气势夺人,绝非常人所能驾驭。这也恰恰得益于他的书法功力。大凡擅大写意花鸟者必擅书法,书法功夫不到写意画必无从谈起。 王耕先生早年对古代各家碑、帖广泛涉猎,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尤其是他的小楷直如晋人,气格高妙、古雅秀润,得晋人风致。
王耕先生的创作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内心深处的朴与真。这也正是我们艺术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