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王凤仪

2022-06-30 22:54:10 百科资料

王凤仪(1864-1938年,一说1937年去世),名树桐,出生于今朝阳县南部云蒙山下的王家营子乡树林子村。世代为农。 幼时在朝阳县为人牧牛,十四岁给地主扛活。

  • 中文名称 王凤仪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864年
  • 逝世日期 1938年
  • 出生地 现辽宁省朝阳县云蒙山前王家营子村树林子村

人物经历

  王凤仪(1864-1937年),名树桐,出生于今朝阳县南部云蒙山下的王家营子乡树林子村。 世代为农。幼时在朝阳县为人牧牛,十四岁给地主扛活。

  1894年甲午战争前后,朝阳有个杨柏,是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时常宣读"善书",王凤仪听他说教,似乎有所感动。从杨柏所讲的"善书"中琢磨出一套理论。

  王凤仪有时白给人家看病,利用看病的机会,宣传自己的思想。乡间药物少,他就推广了心理治疗的方法,有时碰巧病好了,因此,他的名字在当地的农村中传播开来,人呼为"王善人"。

  1905年,他迫令时年已38岁的妻子白守坤到义县杂木林子宣讲堂创办的女私塾读书。

  1906年,王凤仪在今锦县十里台创办起第一所义务女学,由白守坤任教。在王凤仪的带动"与号召下,海城的张雅轩、怀德的徐子贞、德,惠的孔家等等陆续办起女学。

  后来他周游各地,一面医病,一面说教,创立所谓学说,兴办义务女学,名声越来越大。到1925年,王凤仪所办的女性义学已多达270余个。

  1928年,"万国道德会"与王凤仪的东三省义学结合,在北平市成立"万国道德会总会"。王凤仪的"性命学"迷信说教,使得"万国道德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会道门组织。

  1931年,日寇占领东北,"万国道德会"与总会隔绝,自树一帜,王凤仪就成为东北"万国道德会"总会首领。

  1933年,在日本人三谷清的鼓动下,"万国道德会"改名为"满洲帝国道德会"。此时王虽不任会长,但住在长春, 与溥仪及日本人三谷清等勾结,又吸收正田淑子为会内负责人。

  1936年,王派所办的义务女学多被日伪没收,他遂提倡农村道德会,专向农村发展。

  1938年(一说1937年 ),王凤仪死于长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