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扳指

玉扳指,又叫玉谍,本意是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
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 中文名称 玉扳指
- 年代 清代
- 高 2.6厘米
- 直径 3.3厘米
- 孔径 2厘米
基本信息
玉扳指又叫玉谍(音同射),本意是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据介绍,故宫现存包括玉质、木质、金质等各个种类的扳指多达几百个,单是玉扳指就有上百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就发现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可能有皮质等一些较软材料制成的扳指,好一点的才会使用材质更为坚硬的。
随着年代的变更以及逐渐演化,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还有拉弓护指的功能,不仅较后来的扳指更长,而且其上有槽痕;到了战国就开始变短;汉代的扳指出现玉片形状,类似于玉佩,带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扳指已经不能承受拉弓那么大的力量了;宋代出现了一些仿汉代的扳指,其样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片状的,也有矮筒状的;时至清代,扳指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往里凹,一端边沿向前凸,因为其材质更加圆润、光滑,所以更加难以用来射箭,而成为一种装饰、身份以及流行趋势的象征。
玉扳指形状
古代玉扳指是由"韘"演变而来的。《说文解字》云:"韘,射决也,所以拘弦。"可知韘是一种专供射箭拘弦时以保护手指的器具。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玉韘,圆筒状,一端平齐,一端为斜口,一侧面有一凹槽。汉代时玉韘已变成了韘形的鸡心佩,到了清代玉韘又演变成圆筒状、无凹槽的扳指。
玉扳指的种类
- 白玉
- 青白玉
- 青玉
- 碧玉
- 金镶玉
文物实例
【收藏地】:现藏于成都博物馆
【特征】:白玉,温润光洁,体呈圆筒状,素面。内外壁均打磨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