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玉壶冰

2022-06-28 08:25:14 百科资料

1.壶水成冰,形容寒冷。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研寒金井水,檐动玉壶冰。" 元 杨维桢 《吴子夜四时歌》:"朝来玉壶冰,为君添衣裳。"

2.喻高洁清廉。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宋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奉身玉壶冰,立朝朱丝弦。" 清 刘献廷 《赠别还灯和尚》诗:"仪范三坛云海月,禅心一片玉壶冰。"

3.酒名。宋 叶梦得 《浣溪沙·送卢倅》词:"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 清 吴伟业 《戏题士女图》诗之五:"四壁萧条酒数升, 锦江 新酿玉壶冰。"

  • 中文名称 玉壶冰
  • 拼音 yù hú bīng
  • 注音 ㄧㄩˋ ㄏㄨˊ ㄅㄧㄥ
  • 厨房来源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含义 喻高洁清廉

词语

  【词目】:玉壶冰

  【拼音】:yù hú bīng

  【注音】:ㄧㄩˋ ㄏㄨˊ ㄅㄧㄥ

药材

药物组成

  荸荠粉2两,牛黄5分,冰片5分,琥珀1钱,海螵蛸(去硬壳)1钱,朱砂2钱,珍珠3钱,麝香5分,大青盐5分,熊胆1钱,玄明粉3分,炉甘石(煅)4两,硼砂(煅)3钱,硇砂(炙)5分,没药(炙)5分,胆矾1钱,枯矾3分。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方剂主治

  云蒙翳障,胬肉攀睛,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方剂功效

  退翳明目。

用药禁忌

  忌食辛辣物。

用法用量

  上为极细末,瓶装重2分。用细玻璃针蘸凉开水蘸药点入眼角。

  古琴

简介

  "玉壶冰"是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斫琴名家金公路的作品。此琴为清宫旧藏,今藏故宫博物院。

规格

  "玉壶冰"琴通长119.1厘米。仲尼式,琴面弧度较平,具有薄而轻的特点。有效弦长109.5厘米。肩自三徽始,宽19.3、尾宽13.3、厚5.0、底厚1.1厘米。琴表髹黑色光漆,鹿角灰胎。金徽。通身发小蛇腹兼流水断纹,局部间细牛毛断纹。龙池凤沼皆作长方形,池长21.2、宽2.3厘米;沼长12.0厘米,宽与池同,口沿镶对角紫檀木条。玉壶冰琴属金远一派的斫琴风格,该琴体薄且轻,是传世南宋琴中的精品。"玉壶冰"其名应是出于唐代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此句意在表明作者清廉正直、玉洁冰清的节操,这正符合宋代社会所追求的文人思想。

  琴面为桐木斫,纹理直而坚,色黄,涂黑色,当池沼处作纳音微隆起。紫檀岳尾,岳山、承露横列琴首,与两边齐。岳山最高1.8、最低1.7、长17.1、厚0.9厘米。承露宽3.0、长与岳山同、弦孔距2.0厘米。焦尾冠角明显,结处较尖,其上凸雕灯草线两道,尾托形同焦尾较短而平。额下由轸池向外微坡。护轸原作。足池安白玉足1对,轸池用硬木轸1副。

篆书

  琴背池上方刻篆书"玉壶冰"3字,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3.4厘米许小篆"玉壶冰"琴名,龙池内朱书腹款2行,右"宋绍兴二年",左"公路金远制",约4厘米楷书10字。按绍兴二年即1132年。元周密《云烟过眼录》云:"金公路,所谓金道者,绍兴初人,琴薄而轻。"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亦有记载。

音色

  指叩琴背声松而有回响,按弹音松脆响亮。

李程《玉壶冰》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玉壶冰

  【作品别名】咏冰壶

  【创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李程

  【作品体裁】五排

作品原文

  玉壶冰

  琢玉性惟坚,成壶体更圆。

  虚心含众象,应物受寒泉。

  温润资天质,清贞禀自然。

  日融光乍散,雪照色逾鲜。

  至鉴功宁宰,无私照岂偏。

  明将水镜对,白与粉闱连。

  拂拭终为美,提携伫见传。

  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

注释译文

  ①粉闱:尚书省之别称。闱宫中小门。唐宋时由尚书省举行的试进士的考场。闱旧称试院。

  ②伫zhù:站立。

作者简介

  李程,字表臣,陇西人。贞元十二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为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元和中,知制诰,拜礼部侍郎。敬宗即位,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后罢为河东节度使。程在翰苑,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