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黄鹂

两宋以后,中国工笔花鸟画相对沉寂,至本世纪上半叶始见复兴。北方之于非暗、刘奎龄,南方之陈之佛、陈子奋等,或上溯两宋之源,或旁采西画之长,于50年代又跃上新的艺术高峰。于非暗(1889―1959),原名于照,号仰枢,笔名闲人,堂号玉山砚斋。满族,北京人
- 中文名称 玉兰黄鹂
- 外文名称 magnolia and oriole
- 作者 于非暗
- 绘画艺术 工笔重彩
- 纵 103.8厘米
作品特色
这幅作品的独到之处是满地铺湖蓝色,上面点缀着洁白的玉兰和艳黄的鸟儿。所有颜色纯度很高,色彩之间反差很大,艳丽中透露出文静秀气,一派大家风度。大胆使用对比色,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同时也使画面更具有装饰的意趣。构图饱满,玉兰花形成"C"形半围合状,一只鸟伫立其中,另一只盘旋在外,遥相对应传递消息,形态可爱,动静相宜。画面形态采用勾勒罩染,一丝不苟,高度体现了传统工笔重彩的艺术技巧,而浓艳亮丽的色彩表现却预示着工笔色彩画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个人简介
中国画家。1889年3月22日生于北京,1959年7月3日卒于同地。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年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教于私立师范学校、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青年时代曾拜师学习工笔花鸟。40岁以后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创作。艺术上从明陈老莲入手,上溯两宋、五代花鸟,尤努力追随宋徽宗赵佶画风及其瘦金书。其工笔花鸟画笔力坚实,无一松懈,色彩浓重富于装饰,源自写生,造型精谨,前期较为淡雅,后期趋于丰满富丽,为北方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代表,与陈之佛有"南陈北于"之称。晚年仍创作了大量作品,他的代表作品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鸽子》等。著有《非暗漫墨》、《艺兰记》、《中国画颜料研究》、《我怎样画花鸟画》。《玉兰黄鹂》即为其一。玉兰在北方绽放在早春时节,有玉树临风之姿。仓庚即黄鹂,《诗经》里有句曰:"仓庚于飞,熠耀其羽。"就是这种感受的诗意概括,不仅以生动严谨的形象传达出春义正浓的信息,而且创造了一种具有典雅华贵美感的装饰性表现形式。画家便以此为艺术形象并用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和黄鹂。这鲜明清丽的色彩,恰是蓝天映照下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 老画家对明媚的春光有独特的敏锐感受"仓庚耀羽,玉树临风"就是这种感受的诗意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