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猪蓝耳病毒

2022-07-01 15:51:02 百科资料

猪蓝耳病毒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感染猪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 别称 猪蓝耳病毒
  • 多发群体 仔猪
  • 常见病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常见症状 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
  • 传播途径 空气

猪蓝耳病毒

  猪蓝耳病毒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感染猪发热、厌食,妊娠母猪晚期流产、早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呼吸障碍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PRRSV(Nidovirales)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根据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组及致病性的差异,PRRSV可分为2个型,即欧洲型(LV株为代表株)和美洲型(ATCC-VR2332株为代表株),两种毒株间氨基酸的同源性为78%~81%

猪蓝耳病毒发现

  该病于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1991年荷兰人Wensvoot等首次从发病仔猪和母猪体内分离到了该病毒,当时称为Lelystad病毒。随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分离到了该病毒。该病已遍及北美洲及欧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郭宝清等(1996)首次从国内疑似PRRS感染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该病传播速度快,尤其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达国家,由于猪群密集、流动频繁,更易引起流行。在一个严重流行期过后,此病常为地方流行性,长期危害养猪生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蓝耳病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初期发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41℃左右,以40.5℃的体温为最多。精神沉郁,不吃;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呼吸困难,鼻孔流出泡沫或浓鼻涕等分泌物;皮肤发红,耳部发紫,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蓝耳病高发猪群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继发感染严重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死猪尸检情况

  剖检可见肺水肿、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化脓;脑出血、淤血,有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心肌出血、坏死;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淋巴结出血;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预防治疗方案

  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接种疫苗:根据周边疫情和自身猪场情况,接种蓝耳病疫苗。

  加强消毒:清除粪便及排泄物后,用"菌毒5醛杀"1:500对猪舍内及周边环境消毒,特别是进出猪场的车辆。建议高热季节一周2次。

  规范补栏:发病高峰期,最好不去疫区引种,也不要去疫区采购。

  妥善处理好病死猪,不流通、不宰杀、不食用。

  防治四原则:补充营养、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混合感染;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