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藻

狸藻(拉丁文名:Utricularia vulgaris L.)又名:闸草,狸藻科、狸藻属水生草本。是具有可活动囊状捕虫结构的小型食虫植物,能将小生物吸入囊中,并消化吸收。
狸藻品种众多,形态各异,一般都成片生长在湿地、池塘甚至是热带雨林长满苔藓的树干上,多数有漫长的花期,会开出成片可爱的小花。
植物体翠绿或黄绿色,它有长达100㎝以上的柔细的主茎轴,再由茎轴两旁长出分枝以及在分枝长出美丽的羽状针形裂叶。其捕虫囊颜色通常是绿色至黄绿色,可捕食并消化水中微生物。
- 中文名 狸藻
- 拉丁学名 Utricularia Vulgaris L.
- 别称 闸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水生草本。匍匐枝圆柱形,长15-80厘米,粗0.5-2毫米,多分枝,无毛,节间长3-12毫米。叶器多数,互生,2裂达基部,裂片轮廓呈卵形、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6厘米,宽1-2厘米,先羽状深裂,后二至四回二歧状深裂;末回裂片毛发状,顶端急尖或微钝,边缘具数个小齿,顶端及齿端各有一至数条小刚毛,其余部分无毛。秋季于匍匐枝及其分枝的顶端产生冬芽,冬芽球形或卵球形,长1-5厘米,密被小刚毛。捕虫囊通常多数,侧生于叶器裂片上,斜卵球状,侧扁,长1-3毫米,具短柄;口侧生,上唇具2条多少分枝的刚毛状附属物,下唇无附属物。花序直立,长10-30厘米,中部以上具3-10朵疏离的花,无毛;花序梗圆柱状,粗1-2.4毫米,具1-4个鳞片;苞片与鳞片同形,基部着生,宽卵形、圆形或长圆形,顶端急尖、圆形或2至3浅裂,基部耳状,膜质,长3-7毫米;无小苞片;花梗丝状,长6-15毫米,于花期直立,果期明显下弯。花萼2裂达基部,裂片近相等,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33毫米,上唇顶端微钝,下唇顶端截形或微凹。花冠黄色,长12-18毫米,无毛;上唇卵形至近圆形,长6-9毫米,下唇横椭圆形,长6-12毫米,宽9-16毫米,顶端圆形或微凹,喉凸隆起呈浅囊状;距筒状,基部宽圆锥状,顶端多少急尖,较下唇短并与其成锐角叉开,仅远轴的内面散生腺毛。雄蕊无毛;花丝线形,弯曲,长1.5-2毫米,药室汇合。子房球形,无毛;花柱稍短于子房,无毛;柱头下唇半圆形,边缘流苏状,上唇微小,正三角形。蒴果球形,长3-5毫米,周裂。种子扁压,具6角和细小的网状突起,直径0.5-0.7毫米,厚0.3-0.4毫米,褐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态习性
狸藻的一生都在水中度过,它几乎没有根,茎也很细弱,全身叶片裂成一条条细丝状,好像许多乱七八糟的绿色头发。夏天,从茎上会抽出一根花梗,露出水面,在花梗头上开放出几朵蝴蝶似的黄紫色小花,狸藻是水中的吃虫植物,在狸藻的叶边上长着许多小口袋,那是它专门捕虫的工具。

这些小口袋构造很别致,每个口袋都有一个和外面相通的口子,口子上还有个小盖子,盖子上又长着4根有感觉的毛。当水中小虫游到小袋门口,只要轻轻一碰,小盖就向里面打开了,小虫一游进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因为这个盖子只能从外面向内打开,而不能从里面向外推开。但狸藻不能像其它食虫植物那样分泌消化液,所以一定要等那些自投罗网的小虫们饿死和腐烂后,才能慢慢吸收利用。狸藻常常在水稻田,沼泽和水塘中生活,中国各地几乎都能见到它。
分布范围
狸藻在全世界各温带地区均有分布。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河南和四川西北部。生于湖泊、池塘、沼泽及水田中,海拔50-3500米。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河南和四川西北部。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栽培技术
狸藻大多喜欢明亮的光线,非常潮湿的基质或者水中生长。
1、基质:陆生和附生种群可单独使用水苔或者泥炭种植,也可在其中加入1/2的珍珠岩或者河沙;水生种群可使用盛水的容器在底部铺上一层薄薄的酸性基质,可以使用泥炭(使用前须泡湿)、河沙、酸性颗粒土等,以利于水质的稳定,如有条件可使用专业水族箱并参考水草的种植方法。

2、水份:使用低矿物质浓度的水源。陆生种群生长季节适合采用高水位盆浸法种植,以保持基质高湿度,休眠或者冬季停长期取消盆浸,保持基质稍湿即可;附生种群需保持基质较高湿度和良好的透气性,也可采用低水位盆浸法种植;水生种群应根据水质情况每月更换1~2次水,每次更换总水量的1/3左右。
3、湿度:狸藻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上,一般种植的环境都可以满足。
4、温度:狸藻分布地区广,对温度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别,多数可在10~32度的下存活,个别品种可承受0度的低温或37度的高温。
5、光照:狸藻喜欢明亮的光线,也能耐半阴,水生和陆生种群也可接受柔和阳光的照射,但须避免强光暴晒。

6、养份:在生长季节,陆生和附生种群可使用通用复合肥等稀释五千倍喷施叶面,每月1~2次。水生种群可在每月换水时减半加施水草液肥,可参考水草的种植方法;也可投喂少量水蚤,作为水生狸藻的活食。
7、切断:狸藻是很容易繁殖的食虫植物,将过长的茎段切断就能成为新的植株。
8、冬芽:一些温带种类在冬季低温的刺激下会长出冬芽,等春季气温回暖的时候会长出新的植株。
9、播种:陆生种群播种时可直接撒于洁净的基质表面,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水生种群可直接将种子播于水面,温度适宜约1~2个月发芽。
食虫特性
狸藻是主动型的食虫植物,其完成一次捕食最快只须百分之一秒。其食物主要为水中的水蚤、线虫和蚊子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可捕食小鱼苗、小蝌蚪等脊椎动物。据说,狸藻在吸入猎物时,猎物由静止到运动的加速度可达600G(即地球重力加速度的600倍),而人类在承受到15G的加速度时便会昏死过去。可见对于“猎物”来说,狸藻绝对是致命的杀手!
捕虫囊
捕虫囊的构造十分有趣,在囊口有一个能够向内开启的活瓣,囊口边缘生长有几根刺毛,这些刺毛可随水漂动,旁边还有一些小管子,能分泌出甜液。狸藻就依靠这些捕虫囊来捕捉水中的小生物。

狸藻的捕虫囊生于匍匐枝或者叶的基部,多数成扁球形半透明状,直径0.25~10毫米。捕虫囊开口周围长有触角,用以吸引小生物,并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将猎物引导到捕虫囊口。捕虫囊开口处有可以开合的膜瓣,膜瓣的外侧长有感应毛。
当水蚤、孑孓(蚊子的幼虫)等小生物为寻找庇护或者是被捕虫囊分泌的蜜汁所吸引来到捕虫囊口,感应毛一旦被碰触,原本半瘪的捕虫囊迅速股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吸力,同时膜瓣打开,将囊口的水流连同猎物一起吸入囊中,并迅速关上膜瓣,整个过程只需约百分之一秒。
这时捕虫囊开始分泌消化液,细菌也会对营养的分解有较大的帮助,一般只需要几个小时至数天,猎物被消化,营养被捕虫囊壁吸收,多余的水份也被排出,捕虫囊又恢复原状等待下一个猎物。两次捕猎过程最快时只需间隔15分钟左右,多次捕猎后剩下的残渣会在捕虫囊内积累,使其颜色逐渐变暗,最终腐烂脱落。
捕食速度最快
2011年2月21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研究表明,被称作“狸藻”(Utricularia)的植物的行动速度比大名鼎鼎的捕蝇草快上200倍,它能在不超过1毫秒的时间内吞食它的猎物,成为世界上行动速度最快的捕食性植物之一。

这种水草拥有一个捕捉猎物的陷阱,当猎物靠近时,它会迅速打开陷阱门,并用一个特殊的“吸水泵“将猎物吸入体内,瞬间形成的下落水流加速度高达600g(即地球重力加速度的600倍),因而根本无法被人类肉眼看见。但是这一次科学家们使用了高速摄影机,终于捕捉到了狸藻捕获猎物的瞬间。
来自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Universite Grenoble)的菲利普·马摩特教授说:“我们就是想知道它的捕食速度究竟有多快。 我们有很多估算,但是却没有精确的测量值,因为从没人对此进行过高速摄影。”
在高速摄影术下,科学家们意识到,这个陷阱盖能在大约半毫秒的时间内关闭,从而困住猎物。而相比之下,捕蝇草的反应速度约为100毫秒。 为了让你有更好的概念,举个例子,战斗机发生故障凌空爆炸时,飞行员可以启动弹射座椅求生,飞行员在被弹出机舱的瞬间所承受的加速度值约为12~14g
马摩特教授又补充道:“由于它的盖子速度实在太快了,加速度高达600g,一般来说,任何猎物都不可能有机会逃脱。” 科学家们表示,全世界共有约220种狸藻属植物,而现在它们将可以顶着“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植物”的头衔了。
这种植物小小的水下陷阱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有猎物靠近,触动了它外壁上的“感受纤毛”,便会引发迅速的吸水“盖帽“行动,让猎物难以逃脱。
这个陷阱工作的机理是将水从体内迅速排出,一旦感受纤毛被触发,陷阱门瞬间开启,外部的水和猎物便一同被吸入体内。而一旦受困,猎物将被消化酶逐渐溶解,消化吸收。有关这项研究的报告已经发表在了英国《皇家学会会报》B辑。
亚种种类
狸藻是主动型的食虫植物,其完成一次捕食最快只须百分之一秒。其食物主要为水中的水蚤、线虫和蚊子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可捕食小鱼苗、小蝌蚪等脊椎动物。据说,狸藻在吸入猎物时,猎物由静止到运动的加速度可达600g(即地球重力加速度的600倍),而人类在承受到15G的加速度时便会昏死过去。可见对于"猎物"来说,狸藻绝对是致命的杀手!
狸藻的原生地环境涵盖面也很广,按其生长习性主要可分为水生、附生、陆生和浅水生。也有极少数的狸藻生长于流水的岩壁、石缝、树干等特殊的环境中。它们多生存于其他植物或者水面之下,是一种不喜欢强光的食虫植物。
物种构造
狸藻的一生都在水中度过,它几乎没有根,茎也很细弱,全身叶片裂成一条条细丝状,好像许多乱七八糟的绿色头发。夏天,从茎上会抽出一根花梗,露出水面,在花梗头上开放出几朵蝴蝶似的黄紫色小花,狸藻是水中的吃虫植物,在狸藻的叶边上长着许多小口袋,那是它专门捕虫的工具。

这些小口袋构造很别致,每个口袋都有一个和外面相通的口子,口子上还有个小盖子,盖子上又长着4根有感觉的毛。当水中小虫游到小袋门口,只要轻轻一碰,小盖就向里面打开了,小虫一游进口袋就再也出不来了,因为这个盖子只能从外面向内打开,而不能从里面向外推开。但狸藻不能像其它食虫植物那样分泌消化液,所以一定要等那些自投罗网的小虫们饿死和腐烂后,才能慢慢吸收利用。狸藻常常在水稻田,沼泽和水塘中生活,中国各地几乎都能见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