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狸猫

2022-07-03 03:14:44 百科资料

狸猫。在动物分类中属于猫亚科、豹猫属。它善于奔跑,会偷袭,能攀缘上树,常活动于林区,也见于灌木丛中,胆大、凶猛,夜间出来活动。狸猫属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鸟类为主,常以伏击的方式猎捕其它动物,亦食鼠、蛇、蛙及果实。狸猫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日语中【狸】这个汉字词(读作たぬき)经常被错误翻译成中文的"狸猫",有时也被想当然地翻译成"狐狸"。事实上二者都是错误的。狸(たぬき)指的是貉,一种犬科动物,跟中文的"狸猫"并不等同。因为貉长得很像浣熊,有时也会被误认为浣熊,但貉与浣熊在尾巴、脚趾数目、毛色上,均不相同。

  • 中文名 狸猫
  • 拉丁学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 别称 豹猫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字词分类

  ​狸,在中文原指野猫,但在日语中是指貉。另外,其他名称中有"狸"的生物则不一定和猫有关,表列如下:

  • 狸猫,本指豹猫,现亦有指貉或果子狸,甚至被误认为浣熊。
  • 化狸(化け狸) ,擅长变形术的日本妖怪,其实是貉。日本动画剧常描述为浣熊的样子。
  • 果子狸,亦称花面狸、玉面狸、白鼻心。
  • 狐狸,即狐。狐狸是惯称。
  • 狸狌,指野猫。
  • 狸藻,一种植物。
  • 河狸,又称海狸,啮齿目河狸科动物。
  • 海狸鼠,又称河狸鼠、狸獭、沼狸,啮齿目海狸鼠科动物。
  • 香狸,指灵猫。

外形特征

  头体长360-660;尾长200-370;后足长80-130;耳长35-55;颅全长75-96;体重1.5-5千克。

  狸猫在中国也被称作"钱猫",因为其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的铜钱。体型和家猫相仿,但更加纤细,腿更长。南方种的毛色基调是淡褐色或浅黄色,而北方的毛基色显得更灰且周身有深色的斑点。图案总是独特的,而且一般由头到肩有4条主条纹,很宽很明显,但到了脊柱就消失了。体侧有斑点,但从不连成垂直的条纹。明显的白色条纹从鼻子一直延伸到两眼间,常常到头顶。耳大而尖,耳后黑色,带有白斑点。两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内侧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内侧眼角到鼻部有一条白色条纹,鼻吻部白色。尾长(大约是头体长的40-50%),有环纹,至黑色尾尖。

  头骨方面,鼻骨没有外翻;上颌有凹入的喙突,成熟个体的眶后环有时是完整的。中翼骨的宽度大约等于其长度,乳突扁平,接近听泡的表面。P1常常缺失,P2退化。豹猫属的头骨易与野猫(Felis silvestris)混淆,区分这些类型,特别是杂交种是很困难的。豹猫属的上腭中翼骨一般更窄(猫属中,通常宽大于长);眶内宽度更窄(豹猫属的是颅基长16-20%,猫属为19-24%);头骨更窄,颧弓宽度通常小于颅基长的75%(猫属的则更大)。齿式:3.1.3.1/3.1.2.1 = 30。

生态和习性

  狸猫的栖息地类型很多,从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到黑龙江地区的针叶林。它们也生活在灌丛林,但不栖息在草地和干草原(除边缘区和河滨生态系统),并且在深而连续的厚度超过10厘米的积雪层地区没有分布。可见于茂密的次生林、被采伐地区、人工林和农业区,以及人类居住地附近。曾见于喜马拉雅海拔1000-3000米的地方。

  狸猫捕食小型脊椎动物,如野兔、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啮齿类,偶尔也吃腐肉。夜行性,独居,善于攀爬和游泳。在泰国的雄性家域平均为3.5平方公里。常可见成对活动,雄性帮助抚育后代。非季节性繁殖,妊娠期60-70天。平均每胎2-3仔,18-24个月性成熟。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除北部和西部的干旱区,广布于中国。中国有5个亚种:

狸猫

  1)P. b. alleniSody, 1949;海南岛;

  2)P. b. bengalensis(Kerr 1792);广西西南部、贵州西南部、四川、西藏南部、云南;

  3)P. b. chinensis(Gray, 1837);安徽南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江苏、江西、上海、陕西、四川东部、台湾、云南、浙江;

  4)P. b. euptilurus(Elliot, 1871);安徽北部、北京、河北、黑龙江、河南、江苏北部、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

  5)P. b. scripta(Milne-Edwards, 1870);云南北部、四川西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藏东部。

  【国外分布】:从阿富汗,经印度次大陆,延伸到东南亚、俄罗斯和朝鲜。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未列入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V)

豹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未列入

  【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II

  保护措施

  现有保护措施

  1988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丛林猫划为Ⅱ级保护对象,禁止丛林猫的捕猎和贸易(Cat Specialist Group, 199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把它置于附录Ⅱ。在其分布范围内已建立的保护区,应当对本种的保护发挥一定的作用。

  保护措施建议

  1、应考虑升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

  2、加强宣传教育,使当地百姓能自觉地爱护这一珍稀动物,杜绝捕杀;

  3、开展对猫科动物现状的专项调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