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绦虫

狗绦虫 (Diphlidium xaninum)也称"犬复孔绦虫"。囊宫科。体长100-400毫米,节片一共约120片,长形,最宽约3毫米。头节小,稍呈菱形,有棒形的顶突,环生3~4列小钩。体色淡红带黄。寄生在犬、猫、狐等肉食兽的小肠内,严重感染时引起肠阻塞、贫血等症状。中间宿主是犬蚤、犬虱等。人也可得到感染,但少见。与猪肉绦虫是同一种属,个体差异较大。
- 中文名 犬复孔绦虫
- 别称 狗绦虫
- 界 动物界
- 门 扁形动物门
- 纲 绦虫纲
概述
绦虫感染是寄生虫侵入并在小肠肠道并繁殖,大都数是复孔绦虫属。
形态特征
体长100-400毫米,节片一共约120片,长形,头节小,稍呈菱形,有棒形的顶突,体色淡红带黄。
病因
食入中间体(在两者间)宿主可导致绦虫感染。蚤和虱是犬复殖孔绦虫(这是犬最常见的绦虫)的中间宿主,而野生动物(如兔子)是另外一些种类绦虫的中间宿主。
应注意:
· 大多数感染个体都没有特殊的症状
· 肛门搔痒
· 少见腹泻或肠阻塞
诊断:
彻底认识病史和临床征兆是很重要的,并且有利于我们的诊断。要确诊绦虫感染必须包括:
· 粪便或肛门周围经鉴定有绦虫节片(常呈"米粒状")
· 粪便漂浮(可见虫卵)(图1)
治疗:
治疗绦虫感染必须针对绦虫的两个生活期以及控制其中间宿主(通常是蚤)(图2)。
以下除蠕虫药可用于治疗绦虫感染:
· 苯硫哒唑[驱肠虫药]
· 苯硫氨酯[驱肠虫药]
· 吡喹酮[驱肠虫药]
· 依西太尔(抗蠕虫药)
家庭保健和预防:
严格控制蚤对于预防犬腹孔绦虫非常重要。使用兽医的处方进行药物治疗,注意对中间宿主的控制。
预防绦虫包括控制中间宿主同时还需要对犬生活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