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螨虫病
犬螨虫病:是由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的疾病。
- 别称 犬螨虫病
- 中医病名 癞皮狗病
- 多发群体 犬
- 常见发病部位 犬耳
- 常见病因 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
基本概述
犬螨虫又叫犬疥癣,俗称"癞皮狗病",是由疥螨或犬耳痒螨寄生所致,多发于8、9月及冬季,常见于卫生条件和饲养通风条件很差的犬。其病变特征为患犬发生剧烈的痒觉,病变部位结节、痂快、掉毛,引起犬只消瘦、行动不便、甚至死亡。镜检可见活的虫体。

临床症状
犬螨病多发生于头、颈、尾部。幼犬症状严重,先发生于鼻梁、颊部、耳根及腋间等处,然后扩散至全身。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结节,以后变成水泡,水泡破溃后,流出粘稠黄色油状渗出物,渗出物干燥后形成鱼鳞状痂皮,患部剧痒,病犬常以爪抓挠患部或其他物体上摩擦,因而出现严重脱毛。若继发感染后可出现小脓疱。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病变部位不断扩大,可能蔓延到全身。由于螨分泌毒素的刺激,使患部的皮肤发生剧烈的痒觉和炎症。由于皮肤发炎和奇痒,病犬烦躁不安,影响进食和休息,日渐消瘦,特别严重者可衰竭而死。
中医解析
一,中药方,对治疗各种皮肤病(螨虫、癣...)都有不错的效果,就连宝贝们换季掉毛太厉害也有一定疗效。
白癣皮20g 苦参15g 蛇床子15g
桑白皮20g 百部20g 甘草20g
以上为一剂的药量,每次一剂,一周2、3次,4周为1疗程。
将各味中药一起放入大锅加水煎煮15分钟,药汤煎好沥掉药渣纳凉至合适温度,将宠物放到药汤中浸10分钟, 浸浴后不必再冲水,直接吹干即可。
二,治疗螨虫偏方,
用大黄五倍子洗剂外洗浸泡。主要成分蛇床子、五倍子、地肤子、大黄。上海硫磺皂对付螨虫效果也不错,但是碱性较重,若宠物皮毛干燥请慎用。(如果大家嫌买中药麻烦那就买瓶洁儿阴,不要笑,这是中药配方,可以杀菌消炎而且药性温和,让小狗泡澡,里面加点。反正要保持干燥为主,效果是要差点,但多多少少可以起的作用)
三:香烟杀蚤法,
香烟浸液清洗,香烟的烟叶里面含了很多尼古丁,大家知道尼古丁的厉害了,连马都可以毒死,不怕搞不死几只小小的跳蚤。将3~5根香烟放入50毫升开水中,10分钟后过滤烟丝,过滤完的液体装入喷壶~均匀的喷在狗狗身上,小心不要喷到狗狗的眼睛鼻子嘴巴。
四,柑橘皮杀蚤,
可取250克新鲜的柑橘皮,用刀将其切成碎末,用纱布包起来挤出带有酸苦味的汁液。将汁液用500克开水稀释并搅匀,待凉后喷洒在猫狗身上,或用毛巾在柑橘稀释液中浸湿后裹在猫狗身上,一小时后,猫狗身上的跳蚤就会全部死掉。
~治疗宠物螨虫和真菌皮肤病的秘方,
药方:百部50,川椒30,丁香30,川芎30,苦参50,白鲜皮30,没药20,苍术50,黄柏30,益母草20,野菊花30,忍冬藤30,蝉蜕20,地肤子30,当归15
(以上单位为克,成本在12--20元内各个地方药价格不一样)
用法:加水煮20分钟,(最好煮三次,这样药会更浓,不至于浪费)去渣取水,待温让狗狗泡15分钟,一定要泡足时间,然后用温清水将狗狗冲洗干净,不让药留在狗狗身上,(不必用沐浴露),最后吹干即可。(严重的可以隔天泡一次,三四次会见效,不严重的泡一两次会见效)
药份功能解释: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外用治疗头虱、体虱。
川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治湿疹瘙痒?
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湿疹、湿疮,皮肤瘙痒,不宜与藜芦同用。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主治湿疹、风疹,疥癣疮癞。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治水肿、脚气萎痹、风湿痹痛。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疮病肿毒,湿疹瘙痒。
益母草:清热、凉血,解毒
忍冬藤: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痈肿疮疡。
蝉蜕:散风 除热、利咽透疹,用于风疹瘙痒。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当归:补血活血,散寒止痛。
野菊花就不用说了,清热解毒,都知道。
另外螨虫分为2种:蠕形螨病(比较顽固,长毛狗易得) 疥螨病(发病高)
病原体
螨的发育
螨的发育属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螨寄生于皮肤深层,在皮肤内挖凿隧道,虫体在隧道内发育和繁殖,以皮肤的细胞和组织液为营养。雌雄成虫交配后,雄虫即死亡,雌虫在皮肤隧道内产卵,经过3~8d孵出幼虫(幼虫只有三对足),幼虫爬到皮肤表面再开凿小穴,在小穴内蜕皮1次发育成若虫,若虫再钻入皮肤发育成成虫。雌虫的寿命4~5周,其一生产卵4050个,23周就可完成一个世代。发育和繁殖都较快。
螨的种类
螨的种类很多,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蜱螨科,最常见的螨虫病有耳螨、疥螨和蠕形螨病。耳螨是寄生在耳道内的一种螨虫,常会导致局部搔痒、摇耳、肉眼可见耳道内有褐色分泌物,用杀螨止痒剂经1~2周可治愈。疥螨体型小,肉眼不易看到,大小0.2~0.5mm,呈近似圆球形的龟形,头、胸、腹融合在一起,四对肢短而粗,,肢端有吸盘或刚毛,虫体灰白色或黄白色,雄虫比雌虫体型小,寄生在表皮中,可引起剧痒,使病犬持续搔抓、啃咬、磨擦患部皮肤,主要发生于头部,有时也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蠕形螨通常寄生于皮脂腺和毛囊中,一般以面部、四肢及腋下多见,患部皮肤发红,有红疹,感染后可形成脓庖,多有体臭。
流行病学
1、感染来源:病犬和带虫犬。
2、感染途径:接触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饲具、衣物等间接接触而感染。
3、季节性:4~10月份多发。特别是阴雨潮湿天气,皮肤光照不足,皮毛增厚,有利于螨虫的孳生。
4、诱因:阴暗、潮湿、拥挤等因素容易诱发此病,瘦弱、幼犬易遭侵袭,干燥、阳光、温暖环境对螨虫不利。
辅助检查
1、镜检:
将病料置于玻璃器皿中,器皿再置于黑布上,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如发现移动的灰白色小虫体,即可确诊。
2、经碱软化后镜检:
将病料置于5%~10%NaOH溶液中煮沸12h,使痂皮软化溶解后,静置20min,再取沉淀物涂片镜检,若有螨虫,即可确诊。
疾病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特征可做出初步诊断,要确诊需分离出病原体。通常采取皮肤刮取物进行实验室检查。皮肤刮取物应在患部与健康部位的交界处采取,先剪去被毛,再用外科刀刮取,刮取的病料可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查。
鉴别诊断
1)在诊断螨病时,应与秃毛癣、湿疹、虱病等区别。
秃毛癣:在体表呈圆形或椭圆形脱毛,界限明显,脱毛处皮肤光滑,痒觉较轻,皮肤刮取物可发现真菌。
湿疹:刮取的病料中无螨虫,痒的症状不明显且在温暖的地方症状不加重。虱病:痒的症状没有螨病严重,在痒处可找到虱子。
2)脓皮病是在皮肤发炎的基础上,继发感染化脓杆菌引起,在臂部、四肢和外阴等部分出现化脓和溃烂。过敏性皮炎与吸入花粉及药物情况有关,病变皮肤出现小结或有红斑、肿块。
3)螨虫过敏可以用过敏修复霜对皮肤治理。
另外,需注意与激素分泌失调和微量元素缺乏(如锌)等疾病的区别。
疾病防治
螨虫的治疗原则是:杀虫止痒、抗菌消炎,提高皮肤抵抗力。单纯感染螨虫,用伊维菌素等杀螨虫的药物皮下注射,可止痒和提高皮肤抵抗力,缩短治疗时间。若皮肤炎症较重的配合使用抗生素。外用药物是含有驱虫成分的双甲眯,每隔3d洗浴一次,涂擦药物是美国辉雷"螨灭"。大面积使用时,要注意观察,防止中毒。采取这种综合的治疗方案,患犬一般14~30d即可康复。有的犬经常混合感染其它疾病而久治不愈,发生这种情况时,必须做细菌培养,显微镜检查等实验诊断方法确诊,争取早期对症治疗。真菌感染时选用抗真菌Ⅰ号、两性霉素等药物;脓皮病首先抗菌消炎,可用庆大、氨苄、先锋等输液治疗,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皮肤病,用钙制剂和激素进行治疗。在治疗螨虫和其他混合感染过程中,要注意分清主次,控制严重病情的发展,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疾病预防
1、购入犬时,必须检查或隔离一段时间(20~30天),以确认有无螨虫病。
2、室内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特别是夏季,应注意防潮,防止湿度过大。
3、注意日常消毒,如笼具和垫板的清洗消毒、更换,室内的喷雾消毒等。保持犬只皮肤卫生,加强饲养管理。
4、动物室周围环境应清洁卫生,防止外界动物(特别是鼠)的侵入,清除病原体可能被携带、保存与传播的一切条件。
5、犬疥螨对养犬业危害很大,不仅影响犬正常繁殖与生产,而且影响犬的使用价值。因此应结合螨病的特征,加强饲养管理及治疗,防治螨病的发生。
1)螨虫病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便可迅速蔓延,所以在平时的实际饲养中,应以预防为主,防止此病的发生。
2)螨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强,能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存活一段时间。耳螨离开宿主后,在37℃环境中可存活5~7天,在22~24℃可存活12~15天,在4℃环境可存活4~5天,而且爬行速度快,所以在治疗螨虫病时,应同时注意杀灭散布在犬室、衣垫、笼具、笼架上的螨,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根治螨虫病的目的。
3)阿维菌素虽然可以杀死寄生在犬体的螨虫,但环境中如笼底的竹板、笼具上存在螨虫仍然可能再次感染犬,所以治疗时,环境消毒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