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犊鼻

2022-07-13 16:46:01 百科资料

犊鼻,古代服饰,是犊鼻裈(kūn)的省略。亦省作"犊裩(kūn)"。 即短裤(一说围裙),形如犊鼻,故名。

  • 中文名 犊鼻
  • 类型 古代服饰
  • 全称 犊鼻裈(kūn)
  • 命名来源 形如犊鼻

古代服饰

  例如,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中有:" 越王服犊鼻,着樵头。"《汉书·司马相如传》也写道:"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 王先谦补注:"但以蔽前,反系于后,而无袴裆,即吾楚所称围裙是也。"《梁书·文学传·谢几卿》载:"后以在省署,夜著犊鼻裈,与门生登阁道饮酒酣嘑,为有司纠奏,坐免官。"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夫差起,入宫中。勾践与范蠡趋入石室。越王服犊鼻,著樵头,斫锉养马,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汲水除粪洒扫。"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中也有:"看客们都屏着气,台上就闯出一个不穿衣裤,只有一条犊鼻裈,面施几笔粉墨的男人,他就是'男吊'。"

  后多将"犊鼻"一词,借用为贫穷的典故。 例如,唐·李颀在《别梁锽》诗中有:"庭中犊鼻昔常挂,怀里琅玕今在无?" 宋·梅尧臣 《岸贫》诗中也有:"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裩。"清·唐孙华《七夕喜雨》诗:"农家且稳鱼羹饭,贫室忙收犊鼻裈。"

针灸穴位

  犊鼻穴为中医针灸穴位。别名:外膝眼

  【位置】

  《甲乙经》:在膝下胻上,挟解大筋中。

  体表定位:屈膝时,当髌骨下缘,髌骨韧带之外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屈膝成直角,于膝关节髌韧带之外侧凹陷处取之。

  【解剖】

  肌肉:在髌韧带外缘。

  血管:有膝关节动、静脉纲。

  神经: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

  【主治】:

  各家载述:膝痛,脚气,下肢麻痹,犊鼻肿。

  【配伍】

  近人处方:配梁丘、膝眼、委中,治膝关节炎。

  【操作】

  角度:斜刺,从前外向后内刺入。

  深度:针5~7分。

  炙量:炙3壮;温炙10~15分钟。

  【归经】 足阳明胃经

  【出自】 《针灸学》之《腧穴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