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2-07-11 02:38:01 百科资料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南部,横亘于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地理坐标为东经117º15′~117º34ˊ,北纬29º59ˊ~30º6ˊ。保护区总面积6713公顷。1982年始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 中文名称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安徽省南部
  • 设立时间 1982年
  • 保护区级别 国家级
  • 保护对象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等

历史沿革

  1982年,始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安徽省第一个被批建的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南部,横亘于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地理坐标为东经117º15′~117º34ˊ,北纬29º59ˊ~30º6ˊ。

地质地貌

  保护区岩石成份复杂,有花岗岩、千枚岩、石灰岩等。因断裂切割和后期差异升降运动等影响,在地形上构成高峰峻岭,峡谷万丈的地貌景观。主峰一带明显突出,外围呈中低山峦,而且南北坡各显不同的特点,南坡山势陡峻,北坡地势平缓。

土壤

  保护区土壤质地以重壤为主,夹有较多的砂粒和石砾。保护区居皖南暴雨中心区,而且山高坡陡,土壤母岩又主要是花岗岩,风化物中含石英、长石等粗粒矿物较多。

植被

  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明显,自下而上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林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灌丛和山地草甸。

区域范围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南部的石台县和祁门县交界处,地处东经117°15′~117°34′,北纬29°59′~30°06′。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713公顷,与石台县的仙寓镇、大演乡和祁门县的安凌镇、历口镇、箬坑乡5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接壤。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生物资源

  保护区内有香果树、红豆杉、鹅掌楸、永瓣藤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6种。有金钱豹、云豹、梅花鹿、黑麂、鬣羚、猕猴、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9种。此外,还有大量的药用植物,真菌类和昆虫资源。

  动物

  保护区脊椎动物有31目82科272种,包括兽类49种,鸟类148种,爬行类33种,两栖类17种,鱼类2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钱豹、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云豹、黑鹳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猕猴、短尾猴、大灵猫、白鹇、鸳鸯、红隼等24种;还有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兽类和名贵观赏鸟类,如黄麂、野猪、环颈雉、棘胸蛙和红嘴相思鸟、画眉等。另有昆虫25目14科550余种。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

  保护区有苔藓植物50科97属138种,维管束植物180科627属1210种,其中包括蕨类26科54属104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49科568属109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3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香榧、永瓣藤、连香树等14种;属省级保护的有黄山木兰、黄山花楸等15种。

  以上数据截至2013年

开发利用

旅游信息

  景区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分为五大景区:牯牛峰景区(主峰景区)、龙门峡景区(龙门景区)、灵山景区(奇峰景区)、双龙谷景区(双河口景区)和观音堂景区。保护区已开发的是龙门峡景区(龙门景区),主要景点有:严家古村、龙门潭、四叠飞瀑、鸳鸯潭和情人谷等。

龙门景区

  交通

  保护区交通主干线有省道殷占公路经过大演乡和仙寓镇,与保护区毗邻的各村均已通公路。

科学研究

  2013年4月,石台县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协议。

  牯牛降与北京林业大学均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深度合作,共同促进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和保护区建设,为自然保护区在人才培养、科技交流、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搭建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水平。

生态价值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仅木本植物就有500余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香果树、鹅掌楸等,高等动物有2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梅花鹿、白颈长尾雉等十多种,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科研基地。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处华东地区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地带,水资源丰富,地层古老、气候宜人、人为破坏少。保存了结构复杂、功能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境内地带性原生植被保存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中国东部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重要的典型区域之一,被称为中国东部地区动植物物种"天然基因库"、绿色"自然博物馆"。牯牛降因物种丰富、特有种多而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属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