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牛契埔

2022-07-01 22:53:01 百科资料

牛契埔,学名地胆草,Elephantopus scaber Linn,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牛契埔,潮汕地区别名称为地胆头、地斩头、了鸦头、药丸草、羊耳草、角蚁草、埔大菜、贴地枇杷、洒饼草、杜盏头、埔格局。外地别名称为苦地胆、地胆头、牛托鼻、铁灯柱、土公英、草鞋根、草鞋底、地苦胆、磨地胆、牛吃埔、理埔散,铁灯盏、毛刷子、兔耳风。本品为菊科地胆草属地胆草。为多年生草本。

  • 中文名称 地胆草
  • 拉丁学名 Elephantopus scaber Lin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林缘、斜坡旷野草地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主要价值

  牛契埔味苦微辛,性寒,无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风散寒、解暑止痛。外用散气止痛。入肝脾经。主治伤风感冒、肺热咳嗽、中暑、牙痛、急性结膜炎、胃痛、风湿水肿等。

  用处

  1、治伤风感冒:牛契埔45克,水煎,冲红糖服。或牛契埔45克,蚶壳草、地豆草各30克,水煎服。

  2、治肺热咳嗽:牛契埔、肺形草各30克,水煎服。

  3、治中暑腹痛:牛契埔30克,捶烂,取汁冲酒服。

  4、治风火牙痛:鲜牛契埔2-3株,鸭蛋1个,水煎去渣,用汤煮鸭蛋,饮汤吃蛋。

  5、治胃痛:牛契埔、山埔姜叶各15克,水煎,冲酒服。

  6、治肾炎水肿:牛契埔、薏米根各30克,益母草10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

  7、治口腔溃疡:牛契埔3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8、治黄疸型肝炎、百日咳:牛契埔全草60克,水煎服。

  9、治急性结膜炎:牛契埔20克,野菊花15克,犁头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10、治肝硬化腹水:牛契埔50克,半边莲30克,水煎服。

  11、治尿闭、尿黄:牛契埔、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本品内服常用量全草或根生品15-60克,干品9-30克。外用适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