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牙龈肿痛

2022-06-30 20:25:26 百科资料

所谓牙龈肿痛,实即牙齿根部痛,而且其周围齿肉肿胀,故称牙龈肿痛,也叫牙肉肿痛。牙龈肿痛主要是牙龈有炎症,牙龈下的炎症通过牙缝,牙结石,口腔死角进行多方位的传播,导致牙龈附着牙菌斑而导致牙龈肿痛。

  • 中文名 牙龈肿痛
  • 外文名 swelling and aching of gum
  • 所属科室 口腔牙周科

发病原因

  引起牙龈肿痛的原因主要包括牙龈脓肿、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或根尖周炎等,最为常见是牙周脓肿引起的病症,年轻人多见智齿冠周炎。

牙龈肿痛

  患者本身往往存在牙龈或牙周组织慢性炎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天气干燥,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或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时,会导致原有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出现牙龈肿痛症状。

临床表现

  牙龈呈深红色或暗红色,肿胀肥大,龈缘圆钝,牙龈乳头呈球状。组织松软,探诊易出血,也可有脓性分泌物。严重者附着龈可因组织水肿,点彩消失,表面光亮,龈缘可有糜烂或肉芽增生,龈袋溢脓。急性牙周脓肿发病突然,牙龈红肿光亮,患处牙龈形成椭圆形或半球状的肿胀突起,未成熟时张力大,疼痛较明显,成熟后有波动感。患牙因牙周膜水肿而有“浮起感”,叩痛,松动明显。脓肿后期,脓液局限,脓肿表面较软,检查可见溢脓。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有白细胞轻度增高。脓肿可自行破溃而消退。

牙龈肿痛

  若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出现单发或多发性的龈脓肿,特别以龈乳头区较多见。若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引起的牙周肿痛可伴牙齿松动。若是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可多可查及龋坏、隐裂等,并可有牙齿浮出感。牙龈肿痛患者多伴有牙龈出血、自觉牙龈发胀、口臭等。

疾病诊断

检查诊断

  (一)急性牙周脓肿

牙龈肿痛

  1. 牙龈上突发光亮的肿胀突起,肿胀区域触痛、波动感,有脓性分泌物。

  2. 有相应病史。

  3. 牙齿对叩诊敏感或有松动,可伴有牙髓症状。

  4.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二)智齿冠周炎

  1. 用探针检查可触及未萌出或阻生的智牙牙冠存在,表面牙龈充血红肿,探诊出血或溢脓。

  2. X线摄片检查,可见未全萌出阻生牙;在慢性冠周炎的X线片上,有时可发现牙周骨质阴影(病理性骨袋)的存在。

  (三)牙龈脓肿

  1. 龈乳头及龈缘深红色或暗红色,肿胀肥大,龈缘圆钝,牙龈乳头呈球状,多不涉及附着龈。

  2. 牙周检查无牙周袋,X线片无牙槽骨吸收。

  3. 一般有食物嵌塞或异物刺入牙龈等明显的刺激因素。

  (四)急性根尖周炎

  1.检查患牙有龋或非龋疾病,牙髓无活力,叩痛(+)~(++),松动I°,垂直向松动可较明显。

  2.自发性胀痛及咬合痛,可伴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3. 根尖区粘膜肿胀,呈半球形隆起,扪诊波动感明显。

疾病鉴别

  主要需注意牙周脓肿主要应与牙龈脓肿和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龈肿痛相鉴别。

牙龈肿痛

  1. 牙龈脓肿

  (1)部位 脓肿仅局限于龈乳头及龈缘,多不涉及附着龈。

  (2)病史 无牙周炎病史。

  (3)检查 无牙袋,X线片无牙槽骨吸收。

  (4)诱因 一般有异物刺入牙龈等明显的刺激因素。

  2. 急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龈肿痛


  牙周脓肿

  急性根尖周炎

  肿胀部位

  局限于牙周袋壁

  中心位于龈颊沟附近

  疼痛

  相对较轻

  较重

  病史

  牙周炎或牙损伤史

  牙髓根尖周病

  牙周袋

  有

  无

  牙髓活力

  有

  无

  牙松动

  有,消肿后仍松动

  有,治愈后牙恢复稳固

  叩痛

  相对较轻

  很重

  窦道

  慢性有

  有

  X线

  牙槽骨有破坏

  根尖暗影


  牙胶尖伸向牙根旁感染灶深处

  牙胶尖伸向根尖处

  病程

  相对较短,一般3-4天可自溃

  相对较长,脓液从根尖周向粘膜排出约需5-6天

疾病治疗

  需进行相应的牙周治疗(牙龈脓肿、牙周脓肿),根管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或急性炎症控制后拔牙(智齿冠周炎)。其中牙周脓肿和牙龈脓肿的治疗方案是

牙龈肿痛

  (一)急性牙周脓肿

  1. 治疗目标 尽快消除急性症状和体征。

  2. 治疗考虑

  (1)去除菌斑结石,牙周袋内清创引流或脓肿切排

  (2)可考虑适当的咬合调整,并抗生素应用。

  (3)在急性症状控制后应进行一个综合的牙周状况评估和系统的牙周治疗。

  (4)脓肿未成熟前,可行洁治,袋内冲洗上药,必要时辅以全身用药。

  (二)牙龈脓肿

  1.去除相关的局部刺激因素。如去除嵌塞的食物残渣、消除充填体悬突和去除鱼刺等异物。

  2.消除急性炎症和止痛。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应用抗菌消炎药物,如3%过氧化氢液或0.12%氯己定液局部冲洗,于龈乳头处涂敷复方碘剂液。

  3.针对病因的治疗。龈乳头炎的急性炎症控制后,不仅要治疗原有的龈炎,还应彻底去除病因,如去除导致嵌塞的致病因素、修改不良修复体边缘和治疗邻面龋齿等。

自治疗法

成药自疗法

  (1)寿堂牙痛安胶囊,每次2片,每日3次。

牛黄解毒丸

  (2)灭滴灵片,每次0.2克,每日3次。

  (3)牛黄解毒丸,每次3片,每日3次。本方有通便泻火作用。

  (4)补肾固齿丸,每次4克,每日2次。用于年老牙松、隐隐疼痛者,宜久服。

验方自疗法

  (1)徐长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2)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五倍子15克,煎浓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5)葱白1根、白矾15克,将上药共捣烂,置于牙痛处,每隔5小时换1次。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实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等,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6)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用小蚌壳盖住,或以他物盖上亦可,捆好,少时觉微辣揭下,内起一泡,用针挑破,流净黄水即愈。经渠穴在两手大拇指根上,脉下小窝处。

  (7)生姜6克、大蒜6克、茶叶12克、威灵仙12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麻油、蛋清,外敷贴合谷穴、涌泉穴。本方主治虚火上炎、肾阴虚之牙痛。

  (8)独头蒜2-3只,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汤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本方用治牙齿疼痛,具有灭菌、解毒之功效。

饮食自疗法

  (1)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熟,去渣,食豆饮汤,每日2次,每日1剂。​

  (2)猪腰子1只、食盐少许、骨碎补15克,水煮食肉饮汤,每日1剂。用于肾亏牙浮、牙隐痛,劳累后易发者。

  (3)红糖适量,荞麦根一把,水煎,分数次服。用于治小儿牙痛。

  (4)猪肉适量、水芹鲜根30克,水煎,分数次服。

  (5)鲜姜100克、丝瓜50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二叶加水共煎煮3小时。每日饮汤2次。本方用治牙龈肿痛,口干鼻涸,鼻膜出血(流鼻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外治自疗法

  (1)云南白药粉加热水调成稀糊状,直接涂在龋洞和牙龈上即可。

  (2)取六神丸数粒,置于龋洞中,咬紧即可止痛。

  (3)切一片生姜咬在痛处,必要时重复使用,即可止痛。

  (4)樟脑、冰片适量,共研成细末,放于牙痛处,并令病人吸气即可止痛。

  (5)荔枝10只,在其肉内填入少许食盐,用火煨干后研末,擦痛处即可。

  (6)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牙龈肿痛。

疾病预后

  (一)急性牙周脓肿

牙龈肿痛

  1. 预期疗效:症状和体征消除,急性期后,丧失的附着可以部分恢复

  2. 治疗不彻底:牙周脓肿可能复发,附着丧失也会继续。

  3. 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有炎症病因去除不完全,清创不彻底,诊断有误或者存在潜在的系统性疾病。此时,需重新评估和治疗。

  (二)牙龈脓肿

  1. 积极治疗预后好,是一种可复性疾病。

  2.不注意维持,很容易复发。

  (三)智齿冠周炎

  拔除阻生智齿后可避免冠周炎反复发作和对邻牙健康的威胁。

  (四)急性根尖周炎

  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根管治疗的临床成功率逐步提高,但是患牙患有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也会显著降低,因此对于牙齿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根尖周炎的发生,对于出现根尖周炎的患牙,要积极治疗,尽量保存患牙。

疾病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预防

  2、发现蛀牙,及时治疗。

  3、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卡等。

  5、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

  6、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

  7、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

  8、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