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纤维瘤病
- 西医学名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 英文名称 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
- 其他名称 特发性龈纤维瘤病
- 所属科室 五官科 - 口腔科
- 发病部位 牙龈
症状体征
一般在恒牙萌出后,牙龈即普遍地逐渐增生,上下颌均波及或仅发生于半颌。除龈比和龈乳头外,附着龈亦被波及,可直达膜龈联合。也有少数患儿在乳牙期即发病。
增生的牙龈颜色正常,坚实,表现肖滑或呈结节状,占彩明显,不易出血,无痛。增生的牙龈可盖住部分甚至全部牙冠,妨碍咀嚼,牙齿常发生移位。小儿有时可有萌牙困难。
用药治疗
本病为良性增生,复发后仍可手术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增殖的牙龈,以恢复功能和外观。有人主张采用内科切口式的翻瓣术,兼作牙龈切除,可保留附着龈,并缩短愈合过程。但本手术后易复发,复发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腔卫生的好坏,口腔卫生保持得好,可以不复发或复发极慢(10~20年)。
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预防护理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理病因
本病原因不明,常为家族性,但也有的患者并无家族史。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疾病诊断
应与下列两种情况鉴别诊断:
1.药物性增生
(1)有服药史而无家族史。
(2)主要累及牙间乳头和龈缘,仅少数重症者波及附着龈;而牙龈纤维瘤病则可波及附着龈。
(3)药物性增生程度相对较轻,增生牙龈一般覆盖牙冠1/3左右;而牙龈纤维瘤病则常覆盖牙冠的2/3以上。
(4)药物性增生者伴发慢性龈炎较多,组织学观察与纤维型牙龈肥大者相似,而牙龈纤维瘤则仅偶见炎症细胞。
2.增生性龈炎 一般伴有炎症,主要侵犯前牙的牙间乳头和龈缘。增生程度不太重,覆盖牙冠一般不超过1/3。一般有明显的局部刺激因素,无长期服药史及家族史。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组织学所见为牙龈上皮增厚,钉突增长深入结缔组织内。牙龈结缔组织体积增大,充满粗大的胶原纤维束以及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相对较少,炎症仅见于龈沟附近。
其他辅助检查:
X线片检查排除牙槽骨的吸收及有无早期牙槽嵴顶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