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牙龈炎

2022-07-16 04:12:32 百科资料

牙龈炎(gingivitis)指边缘龈,乳头龈,附着龈疾病,仅局限于牙龈组织而不损于牙龈深层的组织也不包括其他疾病在牙龈的表征。

  • 中文名称 牙龈炎
  • 发病部位 头部
  • 检查项目 口腔检查、X线检查
  • 英文名称 gingivitis
  • 相关疾病 牙龈炎

症状起因

  菌斑和微生物、牙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习惯和某些嗜好,化学物质刺激,错牙合不良修复体,放射线损害等使牙菌斑获得滋生的有利条件,牙菌斑成分的代谢物均能直接对牙龈组织发生破坏作用。

诊断

  牙龈炎见于一般口腔卫生差,牙垢、牙石明显存在,龈组织肿胀,龈缘变厚,牙间乳头圆纯与牙面不再紧贴,点彩消失,表面光滑易出血,龈沟液渗出增多。

鉴别诊断

  早期牙周炎与牙龈炎的鉴别诊断:牙龈炎有牙龈的炎症,但为假性牙周袋,临床上无附着丧失,也没有牙槽骨的吸收,治疗后组织可以恢复正常,病变可逆。

检查

  1、口腔检查

  牙龈有无充血、红肿、呈暗红色、点彩消失,表面光滑发亮,质地松软,缺乏弹性等;龈沟深度,有无假性牙周袋形成,牙颈部有无牙石与牙垢沉积;有无探诊出血。

  2、辅助检查

  包括X线检查等。

治疗

  急性期、先去除坏死组织,刮除大块牙石,局部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上碘甘油龈沟中,口服甲硝唑,复合维生素C。慢性患者,消除病因控制外,对异常牙龈外形行牙龈成形术,或翻辨术加入矫正控制菌斑,以防复发。

临床表现

  1、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可见牙间乳头和边缘龈坏死,易出血、疼痛,并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涂片镜检可见大量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

  2、龈乳头炎

  局部龈乳头红肿,碰触和吸吮时易出血,可有自发胀痛和碰触痛。

  3、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起病急,有前驱不适症状如疲乏、发热等,发病早期牙龈乳头鲜红肿胀随即由红肿跳痛形成小脓肿,数日后自行溃破,病程为1~2周。

  4、单纯性龈炎

  自觉症状不明显,牙龈炎症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呈红色,水肿而松软,不贴附于牙面,触诊易出血。

  5、青春期龈炎

  多见于前牙,龈缘充血松软,易出血,牙间乳头呈球状突起。青春期过后,去除局部因素后炎症就可缓解。

  6、妊娠性龈炎

  一般在妊娠前即有轻度牙龈炎,妊娠第2~3个月开始出现症状,至第8个月达到高峰。分娩后2个月,龈炎可大部消退至妊娠前水平。检查见牙龈鲜红,松软光亮,轻触易出血,一般无疼痛。

预防措施

  1、正确刷牙

  不论前后都要竖着刷,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牙齿舌侧面和咬看面也要刷,每次刷牙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切记方法不当的用力横刷只会造成牙齿的磨耗缺损和牙龈的损伤和萎缩。

  2、清洁牙齿

  清除牙菌斑和嵌塞之食物。具体方法:将牙线嵌入到牙间隙中,然后将绷直的牙线紧贴在牙面上下拉,两相邻牙都要拉。与牙签相比牙线具有对牙龈损伤小,能彻底有效的去除邻牙间的牙菌斑和嵌塞之食物。饭前饭后要多漱口,这样能有效地去除食物残渣,消除口腔异味,同时还能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

  3、自我防护

  在妊娠前应及时治疗原有的牙龈炎,在整个妊娠期应认真控制菌斑,定期到医院请专业牙科医生作口腔检查,每隔6个月或1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清除口腔内的牙菌斑和牙结石。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让病人了解牙龈炎的治疗方法及疾病可以痊愈,出血、口臭等症状可消失,恢复病人进行社会交往的信心。

  2、饮食护理

  应进食清淡饮食,忌过热、过硬、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3、口内有不良修复体者,协助医师取下,消除食物嵌塞;配合医师为病人进行局部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指导病人口服抗生素及维生素。

  4、配合医师进行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包括准备物品、调节椅位、摆放洁治器。

  5、健康指导

  向病人讲解预防牙龈炎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坚持每天彻底清洁牙菌斑;向病人介绍合理刷牙和漱口的方法及其他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如牙线及牙签的正确使用,宣传早晚及饭后刷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