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

《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一书于2009年6月由朝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该书将带读者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你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重塑孩子的"心灵",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与培养。
- 书名 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
- 作者 云晓
- 出版时间 2009年6月1日
- ISBN 9787505421035
图书信息
书 名: 爸爸妈妈不可不知的家庭教育心理学
作 者:云晓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05421035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元
编辑推荐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培养卓越不凡的孩子!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博学上进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做到这一切,光有爱是不够的,父母还需要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技巧。如何获得和应用这些巧,正是本书将要呈现给您的!
作者简介
云晓,女,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长期专注于家庭成功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其作品发表于各类教育刊物。作者已出版的畅销作品有:《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ⅠⅡ)、《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培养完美女孩的100个细节》等。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孩子的成长历程:成长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 孩子的心理发展
方法一:幼儿心理依恋期:多爱抚、多拥抱、多亲吻
方法二:少儿自我认同期:寻找一切时机鼓励孩子
方法三:青春叛逆期:家长适当示弱与让权
二 孩子的能力培养
方法一:幼儿期:"听""说""看"能力的培养
方法二:学龄前: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方法三:小学期: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发展
三 孩子的智力开发
方法一:鼓励孩子多用左手:开发右脑
方法二:提高智商的几个小技巧
本章要点图示
第二章 担当成功父母角色的心理学
一 家教理念:做孩子合格的引导者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方法二:为孩子营造适于成长的环境--氛围效应
方法三: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方法四:重视孩子的多个"第一次"--首因效应
二 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心理医生
方法一:让孩子为家庭做贡献--满足孩子的心理归属感
方法二:关注并接纳--满足孩子被注意的需求
方法三:尊重与理解--应对孩子的秩序敏感心理
三 父母的心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方法一:尊重孩子--发言权效应
方法二:读懂孩子的语言和行为--知己知彼战略
方法三:别让孩子对教育不耐烦--超限效应
方法四:适时向孩子"求救"--示弱效应
四 父亲的角色:孩子的领路人
方法一:父亲VS孩子的性格--加入柔性因素原则
方法二:父亲VS孩子的智力--加入技巧性原则
方法三:父亲VS孩子的心理--开放式原则
五 母亲的角色:孩子素质的决定者
方法一:即要疼爱,又要严厉--加入原则性原则
方法三:不要对孩子束缚太紧--放宽限制原则
本章要点图示
第三章 习惯与性格培养中的心理学
一 培养好习惯:四种有效方法
方法一:多向孩子传达积极的信息--正强化法
方法二:将坏习惯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寻找突破口法
方法三:家校在同一方向上用力--避免"+="负效应
方法四:让孩子体验自然惩罚--自然后果法
二 塑造好性格:最科学的三原则
方法一:家长应注意自己的教育态度--角色效应
方法二:性格培养要从小开始--易塑性原则
方法三: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色"--卡迪拉克效应
三 塑造好性格:最有效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斯万高利效应
方法二:培养孩子的爱心--从低到高原则
方法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拒绝"融合效应"
四 塑造好性格:思维类型不同,方法不同
方法一:规则型孩子--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原则
方法二:谐调型孩子--充满爱意的提醒原则
方法三:发现型孩子--变任务为乐趣原则
方法四:分析型孩子--精益求精原则
本章要点图示
第四章 沟通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 与孩子沟通的基本原则
方法一:用"爱"去读孩子的各种行为--关爱原则
方法二:控制坏情绪--感情和行为分别处理原则
方法三:不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尊重原则
方法四: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简短原则
二 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方法一: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情绪优先处理原则
方法二:把沟通的音调降低--低声效应
方法三:为教育增添"润滑剂"--幽默效应
方法四:不要让孩子对你的语言失望--拒绝"可是效应"
三 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的四个细节
方法一:在唠家常中与孩子沟通--调味品效应
方法二:倾听孩子的诉说--心灵减压效应
方法三:以快乐的基调结束谈话--近因效应
方法四:用正确的语言与孩子沟通--瀑布心理效应
四 鼓励与禁止的艺术
方法一:用鼓励成就孩子的自信--手套效应
方法二:每一个孩子都值得鼓励--重视努力与进步原则
方法三:批评和惩罚要尽量少用--厚脸皮定律
方法四:批评的技巧--反弹琵琶效应
方法五:将批评变得"可口"--三明治效应
本章要点图示
第五章 情商与财商教育中的心里学
一 情商培养:最重要的四大关键点
方法一:帮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认同原则
方法二: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延迟满足效应
方法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体验原则
方法四:让乐观成为孩子的一种能力--榜样效应
二 情商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迅速提升
方法一:让孩子学会分享--角色互换原理
方法二:教孩子助人为乐--跷跷板互惠原则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感恩他人--强化效应
三 理财教育:家长必备的三大理财观念
方法一:按阶段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一因时施教原则
方法二:拒做孩子的提款机--"使用说明书"效应
方法三:再富不能富孩子--棘轮效应
四 理财教育:最有效的四步骤
方法一:给予孩子零花钱的支配权--私有制效应
方法二:省钱VS储蓄--积少成多理论
方法三: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压岁钱--钱生钱理论
方法四:理财品质的培养--预防针效应
本章要点图示
第六章 学习教育中的心理学
一 家长的态度: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的负担
方法一: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动机适度定律
方法二:孩子的未来不等于家长的理想--家长的代偿心理
方法三:学习任务要适量--7±2法则
方法四:正确对待"陪读"--依赖心理产生的规律
二 转变孩子的态度: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方法一:调调孩子学习的胃口--潘多拉效应
方法二:让学习变成一种渴望--转换思维方式原理
三 学习动机教育:把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方法一:不要否定孩子的游戏--先玩后学习原则
方法二:学习的事由孩子说了算--掌握主动权原则
方法三:明确"为谁学习"--为自己学习原则
四 增强孩子学习自信心的三种有效方法
方法一:注意教育语言--避免"光环效应"
方法二:捕捉孩子的"闪光点"--积极的心理暗示效应
方法三:寻找"闪光点"--发现优势效应
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方法一:订立合适的学习目标--篮球架效应
方法二:协助孩子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计划效应
方法三:引导孩子进行预习--被动变主动效应
方法四:教孩子学会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
六 帮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方法一:记忆力不好--掌握"U形记忆"规律
方法二:学习效率不高--运用"感官协同效应"
方法三:学习成绩止步不前--有效应对"高原现象"
本章要点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