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燥邪犯肺

2022-07-05 01:00:53 百科资料

秋季易感燥邪,耗伤肺金,肺失润降,卫表失和所表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等肺系症状和燥伤津液的唇、舌、鼻、咽干燥及卫表失和的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等症状。

病因

  秋冬感受燥邪,燥邪外袭,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开窍于鼻,外合于皮毛,且"肺为呼吸之橐籥,位居最高,受脏腑上朝之清气,禀清肃之体,性主乎降;又为娇脏,不耐邪侵,凡六淫之气,一有所著,即能致病"(《临证指南医案》)。

病机

  《重订通俗伤寒论》说:"凉燥犯肺者,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塞,状类风寒,惟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串疼,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扪之戟手;温燥伤肺者,初起头疼身热,干咳无痰,即咯痰多稀而黏,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疼,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边尖俱红……"燥易伤津,肺失润降,卫表不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燥津伤,津液不能下润于大肠,大肠传导功能失职,腑气不通,而致腹胀便秘;肺具有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若燥伤肺金,肺不布津,水津不能下输膀胱,则易出现小便不利,甚则癃闭。

辩证分析

  肺主柔润肃降,肺阴不足,虚热内生,热灼肺金,肺失润降,肺气上逆,故干咳;虚火灼津,炼液成痰,则咳而无痰或痰少而黏稠,不易咳出;虚火灼络,则咳痰带血,正如《证治汇补》所云:"……阴虚嗽者,五心烦热,气从下升,午重夜甚;劳伤嗽者,干咳无痰,喉痒声哑,痰中带血。"

治疗

  燥邪犯肺的治疗宜清燥润肺,养阴生津,方用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六因条辨》认为:"喻嘉言所著清燥汤,但取甘寒养阴,辛凉清肺,真对症之良方,济世之慈航矣。"《医学入门》具体的阐释了"燥者润之"的原理:"《经曰》:燥者润之,养血之谓也。盖燥则血涩,而气液之凝滞,润则益旺,而气液为之流通,由内神茂而后外泽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