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燥症

2022-06-29 17:00:49 百科资料

燥症,是秋天的主气,故燥病多见于秋天。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或热性病后期,或汗、吐、下后所致。

  • 中医病名 燥症
  • 英文名称 The dryness syndrome
  • 就诊科室 精神科
  • 常见症状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干咳,皮肤干燥,粗糙等

  1.燥的性质和特点

  (1)燥性干燥,伤津耗液,故燥病常有口干鼻燥,皮肤干裂,毛发不荣,干咳、便干、尿少等表现。

  (2)燥邪易伤肺胃:因肺主津液的输市,主呼吸,燥邪必先犯肺,胃为水谷之海,喜润而恶燥。

  2.常见的燥病:

  (1)外燥:有温燥与凉燥之分:

  ①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发热,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治宜辛凉透表润燥。

  ②凉燥:燥而偏寒,秋天或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口干咽燥,咳嗽少炎或无痰,苔薄白而干。治宜宣肺解表。

  (2)内燥:吐泻汗下过甚,或热病久而伤津或久病致精血耗伤均可形成内燥。表现口渴咽燥,干咳,皮肤干燥,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舌苔薄而无津,脉细涩,治宜润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