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
然则,拼音rán zé,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或"虽然如此,那么…"
- 中文名称 然则
- 拼音 ránzé
- 注音 ㄖㄢˊ ㄗㄜˊ
- 用法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
基本解释
然则rán zé,然而。连词。
详释
然,《说文》烧则变,变而非。然,表示转折。
则,按天则之简。则、而,时可互通。
《辞海.辞典简编版》表示转折的语气。如口语中的然而。
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或"虽然如此,那么…"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孟子·滕文公上》: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意译:各行之事,不可与耕同作;然而唯治天下可兼作之;对乎?注:此言反问,而问不仅十一字。《国语辞典》训此然则为承接连词,有误。
《诗·周南·关雎序》: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
唐韩愈《上兵部李四郎书》:齐桓举以相国, 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
明朝鲜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军门(袁可立)曰:"然则烧宫室云者,何故耶?'"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本》:花一败而树随之,根亡故也。然则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不足据。 郑译:花死而树随之,根亡使然。然而人之荣枯显晦,成败利钝,皆非(人将如何之)充分依据。注:含义,人,树不同。此树,应指草本之物。此句,按前因后果,译作......既然如此,那么......,不通。
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韩非子·三守第十六》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
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察传》
《岳阳楼记》: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注:得无异乎?反问取非,有感不同。前人已道尽,那么,......有感不同,不通。然则,转折也。非前因后果。
然则天下之事,但只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