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焦顶山

2022-07-11 07:24:40 百科资料

焦顶山位于镇江市鼎石山东侧、学府路南侧,山高53.7米,面积0.06平方公里。它紧靠古运河,在其北侧,离宝塔山不远,隔学府路与京岘山相望。

焦顶山的历史不长,有一种说法认为,清代这里驻有旗兵,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这里是反复争夺的地段,炮火连天,整个山体的植被都被烧焦,因而称之为焦顶山;也有人称之为教顶山。如镇江博物馆考古报告集中有"镇江教顶山东晋墓群发掘报告"的说法。

  • 中文名称 焦顶山
  • 位置 镇江市鼎石山东侧
  • 高 53.7米
  • 面积 0.06平方公里

历史记载

  焦顶山之名,据1983年版《镇江市地名录》载:"因山顶上有石块似火烧焦,俗称焦顶山。"未见古代史书中对焦顶山有所描述。目前未见此山的古迹遗存,没有发现任何古建筑的痕迹。据山脚下的村民讲,当地人一直把焦顶山称作老虎山,并说山上过去有两只石狮,疑为古墓前墓道的装饰物。前几年一只被毁成两段,另一只被砖瓦厂工人砌入围墙,后来房地产开发改造,围墙拆了,石狮也不见了。

文化资源

  2006年10月,焦顶山西侧京岘山路施工过程中发现了6座东晋时期砖室墓,市博物馆考古部随后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这里是镇江东郊汉、六朝墓葬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

  6座墓葬位于焦顶山西面一个山岗西坡,均东西走向,大致排列成一行。虽然早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墓葬保存尚好,出土了一批随葬遗物,为其相对年代的推断提供了依据。

  经推断,这是一组家族墓葬。其中,4号墓中出土的3件灰陶座,座身厚重,上有圆形穿孔,这种陶座只在少数规格较高的墓葬中发现;2号墓、4号墓、7号墓中出土陶俑3组,共8件,为近年来镇江考古中出土较多的一次,它为研究六朝墓葬的用俑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