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焦虑自评量表sas

2022-07-01 21:31:00 百科资料

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而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所以近年来SAS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

  • 中文名 焦虑自评量表SAS
  • 应用学科 心理学
  • 应用范围 医学心理学

基本概念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

内容格式

  焦虑自评量表SAS

  请注意:1、请根据您一周来的实际感觉在适当的数字上划上"√"表示,请不要漏评任何一个项目,也不要在相同的一个项目上重复地评定;2、 量表中有部分反向(即从焦虑反向状态)评分的题,请注意保障在填分、算分评分时的理解;3、 本表可用于反映测试者焦虑的主观感受,对心理咨询门诊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精神病人均可使用,但由于焦虑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故SAS在各类神经症鉴别中作用不大;4、关于焦虑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要害症状包括: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序号

  题目

  没有或很少时间有。(1分)

  有时有(2分)

  大部分时间有。(3分)

  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4分)

  评分

  1

  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

  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

  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

  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6

  我手脚发抖打颤(手足颤抖)。






  7

  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疼痛)。






  8

  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

  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10

  我觉得心跳很快(心慌)。






  11

  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昏)。






  12

  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

  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维)。






  14

  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

  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或消化不良)。






  16

  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7

  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

  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9

  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

  我做恶梦。






  总分统计







评分方法

  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注*号者,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

分析指标

  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份,就得到标准分,或者可以查表作相同的转换(粗分、标准分换算表 见SDS附录)。

结果解释

  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注意事项

  1、由于焦虑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故SAS在各类神经症鉴别中作用不大;

  2、关于焦虑症状的临床分级,除参考量表分值外,主要还应根据临床症状,特别是要害症状的程度来划分,量表总分值仅能作为一项参考指标而非绝对标准。

适应症

  (1)反复因头痛、颈部、背部、腰部和四肢疼痛在综合医院有关科室就诊,临床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未提示器质性病变者。

  (2)因焦虑、恐怖、疑病、抑郁等精神因素所致的慢性疼痛。

  (3)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全身疼痛。

  (4)紧张型头痛。

  (5)偏头痛。

禁忌症

  1)心肌梗死发作期或发作后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衰患者。

  (2)主要脏器的严重疾患,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呼吸衰竭患者,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3)精神分裂症发作期。

  (4)严重智力缺陷,不配合检查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