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炎黄赋

2022-07-05 00:45:22 百科资料

炎黄赋,是中国著名书画大师、国学大师范曾先生2006年冬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坛(中华炎黄坛)所作。《炎黄赋》收录了范曾的多篇作品,2007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 书名 炎黄赋
  • 作者 范曾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03月01日
  • ISBN 978-7-301-11676-0

作品原文

  炎黄赋 范曾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

  曩昔混沌未开之时,含哺而无釜甑,结绳不见文字。伐檀有人,莫及舟车;蚕桑未采,何来垂裳。《礼》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伟哉炎黄,据天地之大德,值阴阳之交会,通灵鬼神之际,会道五行之秀。礼行赤县,情系苍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始终如一。不蔽奸佞之谗,不用取容之士。天下咸归,百姓安乐。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

  嫘祖,黄帝之妃,始创黼织;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乃神乃人,惟载远古;是传是说,宜辅信史。岁月迁流,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从兹以还,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中华文化,有源以之开流;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炎黄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脉,扬辉全球。龙从云起,先民图腾,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之大旌纛。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范曾于抱冲园 丙戌冬

作品注释

  1.飙作:飙,疾风、狂风;作,兴起。

  2.邙砀:北邙(máng),山名,在洛阳北;砀(dàng)山,在河南永城县东北。

  3.昆岗:即昆仑山。邙、砀二山地处文明发轫地的中原,且山脉绵延,故云"远连昆岗"。

  4.河洛:指黄河与洛水。

  5.海澨(shì):指海滨。

  6.洪荒:谓远古时代混沌、蒙昧的状态,亦泛指远古时代。

  7.肇创:初创。

  8.蒙庥(xiū):蒙受恩泽。庥,庇荫;保护。

  9.厥功:这样的功德。

  10.曩昔:指往昔。

  11.含哺:口里含着食物,语出《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形容上古时代先民们的简朴生活。

  12.釜甑(zèng):釜和甑。泛指民用的炊具。

  13.结绳:上古无文字,结绳以纪事。

  14.伐檀有人,莫及舟车:伐檀,即砍伐檀树。此句表示,虽不乏伐檀之人,但仅仅以俟世用,尚未发展到"制舟车"的文明阶段。

  15.垂裳:语出"垂衣裳而天下治。"

  16.赤县:赤县神州,代指中国。

  17.诚悫(què):诚笃,忠厚。18.嫘祖:即蚕神,亦称蚕丛、青衣神。本为西陵之女,后当上黄帝之妃。

  19.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之一。

  20.始创黼织:开始创立制衣工艺。黼(fǔ),古礼服黑青相间的花纹。

  21.仓颉:创造文字之神,一作苍颉。《世本》云:"黄帝使苍颉作书。"《说文解字·自序》云:"黄帝之史苍颉,见鸟兽蹄坑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22.炎帝: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之一。

  23.精卫:炎帝之女,游于东海,溺死海中,化为精卫,住在发鸠山上,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自呼其名"精卫精卫"。

  24.衔石而填沧海:常衔西山之微木细石,誓欲填平夺去她生命的大海。

  25.夸父:古代神话传说中著名的巨人,炎帝之臣。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及《海外北经》载,夸父以两条黄蛇作为耳饰,手持黄蛇两条。夸父欲追赶太阳,在禺谷赶上时,已焦渴难当,遂饮干黄河、渭河之水,仍未解渴,便欲北饮大泽;未至,中途因干渴而死。其杖化为一片邓林(即桃林)。

  26.穷奇: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古代四凶之一,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中,《山海经·海内北经》所载,指穷奇外貌像老虎,长有一双翅膀,喜欢吃人,更会从人的头部开始进食,是一头凶恶的异兽。

  27.涿鹿风云:炎帝与黄帝各有天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又据《龙鱼河图》载:蚩尤兽身人语,率领魑魅与黄帝作战于涿鹿。蚩尤作大雾弥漫三日,黄帝军皆迷失方向。黄帝令风伯作指南车以辨四方,才突破雾阵。

  28.域中归于一统:疆域内各部落终于统一。域中,中国的别称。

  29.百族聚为中华:各个民族团结在一起,称作中华民族。

  30.自中原而滂沛十方:从中原开始,人口逐渐分布到东南西北各个地方。

  31.历三代……有今:三代指夏、商、周。夏朝(公元前2100-1600年),商朝(公元前1600-1028年),周朝(约公元前1027-256年),约772年。秦朝(公元前221-206年),故云"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秦"。秦统一六国于公元前221年,故云"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

  32.龙从云起:中国龙要腾飞,就会驾着云彩向高处飞升。

  33.先民图腾: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故以龙比喻中华民族。

  34.旌纛:旗帜。纛(dào):古代用牦牛尾或野鸡尾做成的舞具,也用来做帝王车上的装饰物。后引申为军中大旗。

  35.端赖:完全依赖。

  36.瓣香:原为佛家语,指心意虔诚,如供佛之焚香。此借喻全国人民对共同的祖先--炎黄的无上敬仰。

  37.恭祭先祖:恭敬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8.共众芳之所在:比喻共享贤能才士创造的国度。众芳,指草木的香气。语出屈原《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39.固信美而永驻:秉持诚信的美德永存于世间。

  40.刻石再拜:颂扬炎黄的文字镌刻在石上后,再次膜拜炎黄二帝。

  41.以颂以祷:一边歌颂,一边祈祷。

  42.斯馨无恙:这种深厚的民族感情纯真无瑕,永远不会变。

  图一中的炎黄赋碑现于炎黄广场(郑州)

书籍内容

  书名:炎黄赋

  作者:范曾

  吟赏风雅:范曾吟赏古典文学(插图版)

  范曾白描作品精选

  范曾泼墨作品精选

  吾画壶

  老庄心解

  庄子显灵记

  乙酉范曾新作

  当代名家书画唐诗三百首(上、下册)

作者介绍

  范曾,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即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转入中央美院研究美术史,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学习。他先后师事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

  1962年,范曾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70年代末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后来他又筹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他特别推崇陈老莲和任伯年。 范曾的历史人物画清新典雅,潇洒飘逸,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风骨独具。

  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他先后于香港、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1989年时他曾去法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南开大学任教。范曾的绘画作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红红火火,一幅四尺整纸卖出过17万元的高价。当时,日本、港台地区的画廊投资者竞相抢购范曾的作品,一时间洛阳纸贵,范曾画作一路看涨。

  在1989年5月8日,高雄名人画廊遭窃,正在展出的"范曾画展"作品被盗窃走廿七幅作品。九十年代初期,范曾一度飞赴法国,范曾是作品最早进入世界两大拍卖行的中国中年画家。1993年北京正式展开书画拍卖活动后,他的画也成为拍卖场的在世画家的中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