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减
2022-06-30 12:48:52 百科资料
灼减:又称灼减量、烧失量、灼热减量,英文简称为L.O.I(Loss on Ignition),是指原料的烧失量,原料主要成分在烧制加工过程中流失比例。
- 中文名 灼减
- 外文名 Loss on Ignition
- 实质 原料的烧失量
- 又称 灼减量、烧失量、灼热减量
简介
灼减=一定重量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灼烧,灼烧前与灼烧后所减少的重量,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氧化铝灼减是指氧化铝在300摄氏度脱触附着水,在1100摄氏度进行充分焙烧所减少的质量百分比!
氧化铝灼减的控制范围:在1.0%内,1-5级的都是 1.0%内
一般控制在0.7%--0.9% ,只要超过 1.0%就是等外品
工艺流程
如果控制太低了,造成加工工艺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随着杂质的减少,主产品也在生成过程中浪费掉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就受到影响。 如果太高了,就有超标的危险,产出产品即使次品不合格。
楼上说的比较结合AO生产实际,生产中AH在220度开始脱结晶水,300-450是脱水最剧烈的温度段,大约60-70%的结晶水在这段时间内脱掉,但灼减是一个通俗的名词,并不单独用在AO生产,它一般是指物料缓慢加热到300度(大约2个小时),烘干充分脱附水后,迅速放在1000度的炉内煅烧30分钟,密闭容器内自然冷却到600度,再在600度下恒温1个小时,最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称重,质量损失占烘干后质量的百分比。
AO生产中,灼减过低不但能耗上升,而且AO中α-AO百分比上升,比表活性下降,且细粒子增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