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度人经
灵宝度人经(《灵宝度人经》),全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是一部包含象数易学内容的道教神学作品, 其哲学思想较为贫乏。被后世明代《正统道藏》列为开篇经书。号称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头。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箓灵宝派的核心经典。《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由东晋后期葛巢甫所"造构",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影响,位于《道藏》之首的位置。《度人经》中有明显的外来成分,以往的研究者常将之归于佛教影响,实际并不确切。《度人经》的外来成分主要来自婆罗门教,如以大梵为主神,宇宙经历劫运的演化图景,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等等,都是直接来自婆罗门教,或是从中引伸、讹变而成的。其中"大梵隐语"之类对诸天的赞颂之辞,译自婆罗门经典,但经过了浓缩改写。
- 中文名称 灵宝度人经
- 道教全称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 所属宗教 道教
- 产生于 东晋
内容简介
《灵宝度人经》共61卷。卷一为本经,余卷为敷衍经文。全经由《道君前言》、《元始洞玄》、《元洞玉历》、《道君中序》、《元始灵书》、《道君后序》和《太极真人颂》等章节构成,其内容为演说科仪、斋法、教戒和缘起等。《元始灵书》有上、中、下三篇。《元始灵书》的上、下篇和《太极真人颂》早已亡轶。有资料显示,《元始灵书》下篇和《太极真人颂》在真人徐来勒传授葛玄经文时犹存,后因兵荒马乱,到郑思远传授葛洪经文时,二者已渺无踪迹可寻。
历史文化背景
《度人经》全名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它虽不是道教中最古的经,而是晚至东晋末始出世,但它却被后世道士奉为"众经之祖宗。"它相当程度上奠定了南北朝后道教的尤其是其仙谱及宇宙论的面貌,唐初编篡《隋书》,其《经籍志》叙述道教原始,几乎全以《度人经》为据。对之注释、运用和衍演者历代都有,原书只1卷,至宋后竟衍至61卷之多,明正统《道藏》中乃被置于首经的地位,足见其对道教史影响之巨了。
《度人经》为葛洪从孙葛巢甫所"造构"。但他依托的古《灵宝经》,却是葛氏家族中传承已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