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树

火炬树(拉丁学名:hus Typhina)漆树科盐肤木属落叶小乔木。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圆形至披针形。直立圆锥花序顶生,果穗鲜红色。果扁球形,有红色刺毛,紧密聚生成火炬状。果实9月成熟后经久不落,而且秋后树叶会变红,十分壮观。原产欧美,常在开阔的沙土或砾质土上生长。
中国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引种,1974年以来向全国各省区推广。以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 )栽培较多,主要用于荒山绿化兼作盐碱荒地风景林树种。火炬树繁殖速度之快,直到2012年许多绿化树种都无法相比的,它具有独特的优良特性和严重的潜在危害。
- 中文名 火炬树
- 拉丁学名 Rhus Typhina Nutt
- 别称 鹿角漆、火炬漆、加拿大盐肤木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达12m。柄下芽。小枝密生灰色茸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9~23(11~31),长椭圆状至披针形,长5~13cm,缘有锯齿,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白色,两面有茸毛,老时脱落,叶轴无翅。圆锥花序顶生、密生茸毛,花淡绿色,雌花花柱有红色刺毛。核果深红色,密生绒毛,花柱宿存、密集成火炬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火炬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分枝少,小枝粗壮并密褐色茸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27片,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缘有整齐锯齿;叶表面绿色,背面粉白,均被密柔毛。
雌雄异株,顶生直立圆锥花序,雌花序及果穗鲜红色,形同火炬。
火炬树的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耐水湿,耐盐碱。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四年内可萌发30~50萌蘖株。浅根性,生长快,寿命短。
产地分布
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温带草原区(主要城市:兰州、平凉、阿勒泰、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阜新、丹东、大庆、西宁、银川、通辽、榆林、呼和浩特、包头、张家口、集宁、赤峰、大同、锡兰浩特)。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火炬树播种火炬树种子较小,种皮坚硬,其外部被红色针刺毛。播前用碱水揉搓,去其种皮外红色绒毛和种皮上的蜡质。然后用85℃热水浸烫5分钟,捞出后混湿沙埋藏,置于20℃室内催芽,视水分蒸发状况适量洒水。20天露芽时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7至10斤,行距35厘米。将种子撒入沟深2厘米的沟内,再覆细土,做成小埂,以利保墒。要适当喷水,保持土壤湿润。20天后基本出齐。当年苗高80厘米,地径1至1.5厘米。

根插繁殖
火炬树侧根多,且水平延伸。每年苗木出圃时,选择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侧根,剪成20厘米长的根段,按根的极性,顶部向上,茎部向下,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插后根段顶部覆2至4厘米薄土,经常喷水保持湿润。一般是先发不定芽,破土长出新枝,然后生根成活。当年苗高1米以上。
根叶繁植
二年生以上的火炬树周围,常萌发许多根蘖苗,可按行距选留,注意修除根蘖及过多的侧枝,培育成树形良好的壮苗。当年苗高可达1.5至2米。繁殖后第二年3月中旬即可移栽。定植株行距50×40厘米,做好浇水、松土、除草工作,5至6月间各追肥一次,7月底前停止水肥。火炬树一般不发生病害。播种苗及根插苗3年、根蘖苗2年胸径可达3至5厘米,可供造林。
栽培技术
浇水和施肥
播种苗出苗后每隔10天浇水1次,1个月后每半月浇水1次。一般追肥2次,以尿素为主,5~7.5 千克 / 667 平方米,结合浇水进行。火炬树当年苗比较娇嫩,冬季易受冻害。因此从7月底以后蹭苗,停止浇水、施肥和松土,对于过旺的枝叶,打落一部分促进木质化

间苗、补苗和定苗
4~5月,苗高3 cm左右时(3~4片真叶)进行间苗补苗,进行2~3次,当苗高10 厘米时定苗,株行距30 厘米×30 厘米。
松土除苗、防治病虫
幼苗出齐后根据土壤板结和杂草情况,每10~15 天松土除草1次,7月底停止。该树种病虫不多、注意适时防治。
移植
火炬树移栽,应在深秋落叶后至明春发芽前进行。栽时要求苗正、根舒,栽后大苗宜立支柱。干旱瘠薄山地造林需截干栽植,距地表18~20 厘米处平剪,起苗后将过长的主侧根剪去,保留25厘米长,容易成活。
修剪整形
在园林应用中,火炬树常有两种树形,一是小乔木状,二是灌木状。

小乔木状修剪方法:
(1)选择长势健壮、干性强的幼苗,将其侧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主干。秋末对主干进行短截,翌年在剪口下选择一个长势健壮的新枝作主干延长枝,其余新生枝条全部疏除。
(2)生长过程中及时将主干延长枝上的侧枝疏除,秋末再按头年方法对主干进行短截,翌年春天按第二年的方法选留壮枝作主干延长枝。
(3)待主干长至一定高度时可开始培养主枝,方法是对枝顶进行短截后,选留三四个长势健壮、分布均匀的枝作主枝,主枝长到一定长度后,对其进行摘心,促生侧枝。
(4)秋末对侧枝进行短截,促生二级侧枝。这样基本树形就形成了尔后的养护中只需将冗杂枝、干枯枝、下垂枝、干枯枝及时修剪即可。
灌木状修剪方法:
对于灌木状火炬树的修剪,主要以坚持树体通透为原则,栽培养护过程中,及时将冗杂枝、干枯枝、过密枝、下垂枝疏除即可,还要及时将周围的萌蘖苗及时剪除。
植物危害
火炬树作为外来物种,繁殖能力很强。尽管火炬树是否为入侵树种尚无定论,但是, 对其在小面积范围内的大量繁殖进行控制已势在必行。
主要价值
生态保护
火炬树不仅不会引"火"烧身,还可做防火树种。火炬树枝叶含水率分别为30%、62%,其含水量与木荷相差无几,火炬树经长期驯化对土壤适应强,是良好的护坡、固堤、固沙的水土保持和薪炭林树种。
经济价值
火炬树火炬漆雌花序、果序均亮树皮、叶含有单宁,是制取鞣酸的原料;果实含有柠檬酸和维生素C,可作饮料;种子含油蜡,可制肥皂和蜡烛;木材黄色,纹理致密美观,可雕刻、旋制工艺品;根皮可药用。火炬树单宁含量较高,是生产栲胶的优良原料,而且这种栲胶属混合类栲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其根、叶、花、树皮、种子、木材均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火炬树生长快,枝干含水量高,油脂少不易被燃烧,因此不能作为优良薪材树种。
其它用途
火炬树单宁含量较高,是生产栲胶的优良原料,而且这种栲胶属混合类栲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其根、叶、花、树皮、种子、木材均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火炬树生长快,是优良的薪材树种之一,对其进行灌木状经营,可获较高的薪材量。
植物文化
文化背景
火炬树在北京推广种植是在2000年前后,经过10多年种植发现,对本地物种造成潜在威胁,已经退出主栽彩色树种名录。从这2012年起,北京市的彩叶工程已不再种植火炬树。2012年起启动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也明确将火炬树排除在推荐树种名录之外,各区县都不再种植。对于一些生长过密、“秃尾”现象严重的火炬林带,北京市还将逐步进行改造,用其它彩叶树种替代。

花语
在维多利亚时代,火炬木的花语是:"我将于巨变中生还",可以引申寓意为"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