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是一个以原创新闻为主的全媒体新闻资讯平台,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一类资质,7*24小时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生产、聚合优质时政思想财经文化类内容。
澎湃新闻创办于2014年。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基本价值传承,澎湃新闻拥有超过400名记者与编辑,通过图文、视频、VR、动画等全媒体新型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迅速成长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领跑者之一。2020年7月22日,澎湃新闻通过线上发布会的形式宣布了最新战略,在做好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的同时,致力于成为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
澎湃新闻有APP、IPAD、PC和WAP四端,兼具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多个平台,新闻内容全网分发,拥有很强的社会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 2020年9月12日,在"2020年度大本钟奖两岸慈善公益颁奖暨授牌仪式"上,澎湃新闻被评为"2020年度大本钟奖之金桑树奖最受推崇影响力媒体奖(客户端App类)"。 2021年4月21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202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澎湃新闻荣登"网络媒体2020年发展情况指数"榜单TOP5,并在"最佳智能发展"榜单位列第一,"最佳视频布局"榜单位列第三。
截止2021年5月,澎湃新闻APP端安装用户已超1.86亿,日活用户达到1065万,每日全网阅读数超过4.5亿。2017-2020年间,澎湃新闻获得中国新闻奖、亚洲出版协会SOPA、美国SND全球数字媒体设计大奖等近150个国内外奖项荣誉。
- 中文名称 澎湃新闻
- 外文名称 The Paper
- 上线时间 2014年7月22日
- 网站类型 时政资讯
- 口号 "专注时政与思想"
发展沿革
2014年6月10日中午,有媒体报道上海《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已经低调上线。《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负责人王国培否认了上线的说法,他证实,"澎湃新闻"还处在测试阶段,只做了域名切换。而且"已经切换一阵子了",但是要上线"还要一阵子"。
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发布:"澎湃新闻正式上线。我们是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客户端。中国人对时政信息的渴求从未像今天这么迫切,我们正为此而生,并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以下是澎湃新闻发刊辞,送给每一个在今天依然怀揣理想的人。"
2015年5月13日,澎湃"问吧"正式上线 ,开拓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
2016年3月24日,中国网站移动传播百强榜发布,澎湃新闻以80.66的总分位列第5名。
2016年4月,澎湃新闻英文项目Sixth Tone(第六声)试运行。
2016年12月,上海国资战略入股澎湃新闻签约仪式在上海报业集团举行。六家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对澎湃新闻网运营主体--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战略入股,增资总额为6.1亿元。
2016年12月,澎湃新闻视频项目正式启动,澎湃新闻英文项目Sixth Tone(第六声)正式上线。同时,上海报业集团决定,从2017年1月1日起《东方早报》休刊。《东方早报》原有的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功能,将全部转移到澎湃新闻网。
2017年7月20日,"澎湃问政"官方权威政务平台上线,旨在为政务机构提供全新的信息发布、官方辟谣与在线互动问答为一体的沟通平台。
2018年7月19日,澎湃新闻"湃客"专业创作者平台上线。这是继政务平台后,澎湃新闻在平台化方向的进一步探索。
2019年7月19日,澎湃新闻APP推出"澎湃号"、"澎友圈"两大功能。"澎湃号"是一个融媒内容聚合开放平台,汇聚政务号、媒体号和湃客号3大领域的优秀创作者,批量生产丰富的优质内容;"澎友圈"则是由"问吧"原班人马打造,集评论分享、关注"澎友"、热点追踪等社区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用户互动社区。 这意味着澎湃新闻客户端内的原创+自媒体/政务+社交的平台化内部生态已初具雏形。
2019年7月19日,Sixth Tone(第六声)APP正式上线。
2019年7月20日,澎湃新闻正式入股趣头条。
2020年4月2日,"澎湃新闻"学习强国号上线。
2020年7月22日,版权素材一体化平台"PAI视频"、澎湃内容风控平台、澎π系统2.0版正式发布。
2020年9月12日,在"2020年度大本钟奖两岸慈善公益颁奖暨授牌仪式"上,澎湃新闻荣获2020年度大本钟奖之金桑树奖最受推崇影响力媒体奖之客户端App类。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孙鉴荣获2020年度大本钟奖之金桑树奖最受推崇影响力媒体奖之客户端App类个人杰出贡献奖。
2021年4月21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202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澎湃新闻荣登"网络媒体2020年发展情况指数"榜单TOP5, 并在"最佳智能发展"榜单位列第一,"最佳视频布局"榜单位列第三。
内容特色
在澎湃新闻APP中,内容组的基本单位是栏目,一个个栏目根据不同维度聚合成频道,它们组成了规模庞大、分类清晰的订阅池。用户通过订阅管理来实现内容的整合聚焦,只有订阅了栏目,下设内容才会出现在自己的首页,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首页。目前澎湃新闻APP中共有17个频道、84个栏目。
澎湃号
澎湃号整合湃客、政务、媒体三大平台,采取"邀约+严选"的模式,邀请专业领域优质创作者、权威政务及媒体机构入驻。
湃客号针对专业领域的创作者,先后开设"镜相"、"眼光"、"有数"以及"众声"四大核心板块,致力于发现、培育和扶持非虚构内容的原生力量。通过量化的"湃客指数",湃客从内容质量、影响力、美誉度、互动性、活跃度等多维度、颗粒化的指标,形成对优质账号的准入和评价体系。
政务号响应中央对政务信息发布的最新要求,以"形式上不断创新、内容上回归政务传播本源"为目标,用主流价值纾解政务号的流量焦虑和算法焦虑。澎湃新闻的政务平台以时政创新宣传为特点,以区域和各行业各系统的改革、发展为重点,以和政务号在内容、活动上的合作为抓手,实现政务信息在众多主流平台上的快速传播、重点传播、深入传播,为城市赋能、弘扬正能量、打造官方品牌和形象等提供强大支撑。目前,入驻澎湃的政务号已超过1.5万家,成为中国原创新闻平台中极具规模和特色的政务平台。
媒体号立志成为中国官方原创媒体在优质内容上的首选分发渠道,已经有三百余家具备主流影响力的中央媒体、地方媒体、新媒体客户端等入驻,和澎湃新闻共同探索5G时代媒体如何转型发展,探索如何在重大新闻报道、独家新闻策划中进行战略合作,探索共同解决用主流价值纾解技术革新带来的问题。
澎友圈
澎友圈集评论分享、关注"澎友"、热点追踪等社区功能为一体的高质量用户互动社区,分为"关注"、"推荐"、"问吧"三大版块。
用户可以在"关注"中订阅心怡的澎友,时刻了解他们的观点、动态。
"推荐"中的话题词实时追踪当下热点,让人快速获取新闻时事的重要节点。
"问吧"是一个新型问答社区。问吧中最基本的元素是"话题","话题"的核心是人,各个领域的名人、达人会在问吧中开设自己的话题,迎接网友提问。在积累了一些问题后,名人和达人将陆续开始回答网友的问题。 用户在文章中的评论、问吧里的问答可实现同步到澎友圈。同时,用户还可以在澎友圈发布自己的原创帖,例如记者手记、采访现场图、观点评论、生活随感小视频等,随时随地记录你在澎湃的足迹。
平台化探索
2020年7月22日,澎湃新闻通过线上发布会的形式宣布了最新战略,在做好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的同时,为互联网内容行业提供包括素材、加工、审核、分发、版权交易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和服务,力求超越媒体、破界出圈,实现从全媒体平台跨越发展成为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商。
PAI视频素材交易平台
PAI视频是提供图片、视频、音乐等各种影音资料的开放平台,同时提供配套进阶服务,例如在线剪辑,交易系统,精准推送,正版保护等。该平台拟融入电子合同、区块链等技术,保障入库素材的版权正规化,建立帮助素材创作者进行版权登记、侵权证据固定及维权的全链条版权保护模式,在提升互联网内容价值的同时,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PAI视频将在年内预计引入亿级图片、视频等素材,连接高度碎片化上游的创作者和下游客户,为他们提供云端存储交易空间,聚集沉淀的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梳理和上线销售,焕发新的价值。
澎湃内容风控平台
利用政策、业务、人才等优势,澎湃新闻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制度的内容风控平台。该平台以内容审核解决方案、内容生态培训方案、内容风控优化一体化解决方案为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不断切入新业态内容的审核风控服务。其中,内容审核解决方案包括审核流程体系、审核技术模型体系、审核规则体系等。
澎湃新闻内容风控服务将面向客户端、网站、公众号、小程序等各类新媒体,涵盖图文、视频、直播、网络文学、音频等类别的业务,并逐步向动漫、音乐、游戏、广告、运营等领域拓展。澎湃新闻将充分融合与展现其内容风控服务的四大核心优势:专业优势、资质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与新媒体合作伙伴们一起协作共赢。
澎π系统2.0
澎π系统是澎湃新闻在多年的新媒体实践中打造、进化而来的融媒体系统和解决方案,旨在协助融媒体快速融入新型互联网主流传播体系,制作出众多现象级产品并有效传播;同时,针对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创建市场地位中碰到的困难,提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融媒体的生产管理提供有效、管用的良好支持。
澎π系统2.0拥有安全、实用、智能的三大特性:提供技术安全和流程安全保障;整合与统一多端门户资源,实现一次操作,多点发挥效应;AI智能技术深度介入信息内容生产与分发过程,植入澎湃算法,有效避免用户兴趣收敛。在系统优化方面,澎π系统2.0将协助提供和构建媒资管理系统、广告管理系统、在线实时动态舆情监测、统辖各端的内容管理后台等融媒体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与完善以手机APP端为中心的媒体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澎π系统2.0也将覆盖本地服务功能接入、融媒体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媒体传播模式和工作流程的复盘和指导,以协助推动融媒体达成增强本地化服务能力、更高效的互动方式、融合统一传播力影响力、获得更优质的广告传播效能。
版权声明
澎湃新闻网提供的所有网页内容、网页设计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声音、录像、图表、标志、标识、广告、商标、商号、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均受我国相关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及/或其他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为澎湃新闻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
未经澎湃新闻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转帖澎湃新闻网的内容,或在非澎湃新闻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澎湃新闻网"字样,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相关权利人支付版权费用。